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pdf

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pdf

200一·j4 第24麓5背年 10月 SCIENTIA地理科学%SlGEOGRAPHICASINICA Uct·, 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 申洪源1,一,朱 诚1,贾玉连3 (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2.临沂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系, 山东临沂276005;3.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摘要:太湖流域新石器新石器文化是连续发展的一个完整体系。高亢地带利于古文化的连续发展,而地貌和环 境演化使得古文化遗址的迁移性不同,遗址往往从地势低洼处就近向高爽处迁移。水位降低、水域面积缩小时, 遗址从高向低处迁移。当气候温干,地势高爽时,古人类活动频繁,文化发展。而气候温湿,水域面积扩大时,文 化遗址迁移频繁,文化层堆积较薄。 关键词:太湖流域;地貌;新石器文化;环境变迁 中图分类号:P931/1534.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4)05—0580—06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北起长 进入犁耕农业阶段。良渚文化时期的渔猎业也十 江,南至杭州湾北岸,西依茅山、天目山,东临东海, 分发达。其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基 地表海拔一般为3-5m。该流域由于地貌因素引 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剩余产品、复杂劳动、农业、 起的区域分异颇为明显,西部丘陵山地与东部水网 手工业、家畜饲养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已 平原等不同组合型式,构成不同的自然区域。大片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Ⅲ。 平原由于地貌特征的不同,导致自然景观有较大的 2遗址堆积形态和分布规律 差异【l】。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太湖及其它地区古文 化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过讨论∞“1,本 2.1遗址堆积特征 文拟通过对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演进和古文化遗 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类型分为 址分布与地貌关系的分析,探讨7000年以来本区 只包含一个类型文化堆积的单一型遗址和包含不 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 同类型文化堆积的叠置型遗址¨】。根据考古部门 提供的古文化发掘和调查资料,我们统计了太湖流 1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演替 域新石器遗址数量变化特点(图1)、遗址剖面堆积 太湖地区是目前全国史前文化发展序列最清 特点和堆积类型。表明太湖流域402处遗址中,单 晰地区之一,已基本确定马家浜文化一崧泽文化一 一型遗址共320处,占总遗址数81.2%,其中主要 良渚文化的发展序列¨J。 是良渚文化类型(291处,占总遗址数72.4%);叠 ka 马家浜文化时期(7.0—5.8B.P.)的人们 置型遗址72处,占总遗址数18.3%。有27处遗 已定居生活,房屋为木构建筑,广泛采用榫铆技术。 址在马家浜文化层之上叠置了崧泽文化层,占马家 生产工具以石器和骨角器为主。原始农业主要是 浜文化遗址总数(63处)的比例为42.9%;占崧泽 稻作农业,同时渔猎也是马家浜先民重要的谋生手 文化遗址总数(75处)的比例为36%。在崧泽文 ka 段。崧泽文化时期(5.8—5.0B.P.),在生产方 化层之上叠置了良渚文化层的遗址数为56处,占 式、生活方式以及传统习俗上都有了很大改变。特 崧泽文化遗址总数的比例为74.7%,占良渚文化 别是崧泽文化晚期,生产工具和培稻技术都有所提 遗址总数(364处)的比例为15.4%。从地层上观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