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自由的真知灼见——邓晓芒《灵之舞》述评 汪丁丁
关于自由的真知灼见
——邓晓芒《灵之舞》述评 汪丁丁
黑格尔在《法权哲学》中说,权利的实质是自由。当“自由”仅仅高悬于一切可能性之上,仅仅作为“意志”而存在时,它是空的、抽象的、无法实现的自由。于是为了获得自由,便产生生活的痛苦。这是概念运动的第一次否定。然后,“自由”意识到它在它所选择的具体生存中仍然是自由的,意识到它随时可以放弃此种生存,转而选择其他生存方式并且为之承受相应的苦难。这是“否定之否定”(Hegel,Philesophy of Right,translated by S.W.Dyde,London:George Bell & Sons,1896年版)。我曾经为《读书》写过“制度的真实含义”,论述“制度”是具体生存着的人在秩序和自由之间达成的某种均衡状态。制度是由权利和义务安排而成的,一个人的权利对其他人而言自然就是不损坏其权利的义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权利与义务的一种安排。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是此种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瓦解。虽然任何社会都会有权利义务和制度,但从黑格尔讨论的“意识历史”角度看,却不是任何社会里都已经发展出了自由意识。
希腊语里面没有“自由”这个词。相应于英语和拉丁语的“自由(free,liber)”的,在希腊语中是“独立(aneksarteeseea)”。英语和拉丁语之需要“自由”,是因为已经有了“奴役”。而希腊语的“奴役(skla-via)”主要指债务奴隶应尽的义务。梭伦立法之后,债务奴隶仍然是人,仍然保有人格的独立。在希腊精神中,“自由”不是个问题,成为问题的,首先是人格的独立,是“性格”和“特征”——character。“胜格”这个词,在希腊语的理解中又与“表演(drama)”、“角色(eethos)”、“善(agathos)”和“美德(kalos)”等词语有密切关系,麦肯塔尔(aBrief Historyof Ethics)考证说,在希腊人看来,说一个人“善”,就是说他很好地完成了他的“角色”。就是英文“well-done”的意思。希腊人看重“个性”,演得好的角色一定是有“个性(individuality)”的角色。这和希腊精神崇尚“独立”是一致的。表演社会学(dramaturlogy)研究过纳粹集中营里的情况,发现当囚犯们被剥夺了一切最隐私的权利时,人便沦落为野兽。个性的形成要求有一个与日常生活的“前台”对立的,纯属私己的“后台”。灵魂在这里审视和评价前台的表演,并且如吉登斯(Cons-titution of Society)所言,通过日常生活的仪式回忆起自己的“人格(personality)”。完全元视隐私权,甚至把灵魂深处的东西拿到光大化日之下,当做革命的材料,“个性”便无以立足,“人格”便失去尊严,“自由”便永远被遮蔽。
诺兹克在近著《思考过的人生》(R.Nozick,The Examinsd Life)中用一句话比较了苏格拉底的坎坷的生活和一只幸福的猪的生活,断定前者比后者幸福得多。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里思考也就是“审视(examine)”,是私处的从而独立的心灵对人生的审视。当这审视结论说“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时候,自由意志便毅然结束这不值得过的人生。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以自我取消来揭示自我价值(波伏娃语)。人的自由意识正是经由这样的思考而凸现出来的。不论“共时性”具有多么大的“后现代”话语力量,自由精神的运动仍然是历时的。在一个未经审视的自杀行为和一个深思熟虑的自杀行为之间,在人的动物性与神性之间,在不自由的意志与自由的意志之间,毕竟有着天壤之别。作为人,你怎样思考,就怎样生活;作为野兽,你怎样生活,就有怎样的意识。
有过坎坷人生经历的邓晓芒教授,在发表过学术著作《思辨的张力》之后,写了一本类似诺兹克《思考过的人生》的小书,书名叫做《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顺便说一句,除了插图而外,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书的封面设计以及那个不伦不类“西江月书系”的策划方案)。初识此书,感觉好像是傍晚时分在院子里遇到一位老朋友,彼此拉住不放,仰望星空,互相倾诉多年来的人生际遇。再读下去,才意识到作者倾注的,竟是六年心血和绝不亚于《思辨的张力》所积淀的哲学功力。
书的主部分为三章。我觉得从后往前说,反倒更加醒目:第三章,“作为人格表演过程的自由”;第二章,“作为外在表演的人格”;第一章,“作为内在表演的自我意识”。作者写道:“我曾经几度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写这种文字的能力,有时整大地写不出一个字,有时稍觉顺手一点,写出来后又大段大段地删去。这本书,完全是挤牙膏似地一点一点挤出来的……本书所谈论的那些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也许是每个人在晚上睡觉之前都曾考虑过的;但我敢说,没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