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76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76例.pdf

第9卷第3期 盟宁中医药大掌学报 Vd.9N仉3 2007年5月 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 May,2007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76例 谢’洁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江苏常et213003)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2007)03-*0160-02 变应性鼻炎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为耳鼻咽喉 药物及滴鼻剂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服药时仅能减轻 科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病程数月至数十年不等。 症状,一旦停药,立即复发。此次来本科就诊,检查: 自2000年以来.本科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病人76例,双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双下鼻甲肿大,鼻道内见多量 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病人70例对比.经临床追踪观 清涕。患者面色苍白,畏寒自汗,倦怠懒青,腰膝酸 察,结果显示:中西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 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变应性鼻炎。 优于西医治疗组。现报道如下。 因病人拒再服用西药治疗。遂投服以上中药。服药1 1一般资料 个疗程后患者复诊时主诉,诸症己明显好转,给予原 诊断标准:t46例均为本科门诊病人。选择标 方继续服用.连服3个疗程而愈。1年内追踪访查, 准.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 未见复发。 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 5讨论 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46例患者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男37例,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为宅要 特点。本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 女3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6岁,平均38.6岁:病 程最短lif-,最长23年,病程2年15例,2-5年46性鼻炎,西医又称“花粉病”。本病的发病无性别、 例,5年以E13例;其中28例为常年性发病,46例为年龄L差异.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祖国医学关于 季节性发病。对照组70例,男33例,女37例;年龄本病的论述,散在于“鼻鼽”、“鼽嚏”、“鼽衄”、“鼽”、 最小16岁,最大69岁,平均37.5岁;病程最短1年.“嚏”等。本病内因肺气虚寒,卫表不同,腠理疏松. 最长16年,病程《2年16例,2~5年43例,5年以圭二诚如《证治要决》.“清涕者,腑冷肺寒所致。”肺气 11例。其中19例为常年性发病,41例为季节性发病。虚弱,化生不足.鼻窍失养。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 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伴发症状各方 化水谷精微。肺气的宛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 面进行比较,PO.05.具有叮比性。 虚则肺气虚。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谓:“盖脾 2治疗方法 胃虚衰。肺先受病,金令不能清肃下行。则湿热易攘 对照组:扑尔敏4mg,每日3次.(或者西可韦阳气不得伸而为诸病”;或因肾阳不足,气不归元, 命门火衰,不能温化固摄水液,《素问·宣明五气篇》 lOmg,每日1次,睡前服用),l%麻黄素考的松滴鼻 剂(本院自制)滴鼻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 谢:“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肾虚则摄纳无权,阳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t-.加服温肾补肺健 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气多散泄致喷嚏。”肾 脾,散寒通窍之中药,选用玉屏风散加昧。方药组成: 督阳虚。寒水凌犯,鼻失温养。外感寒湿异气.壅遏鼻 窍等均可导致发病。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病的根 黄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