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降解菌剂施用效果.pdfVIP

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降解菌剂施用效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降解菌剂施用效果.pdf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2) doi: 10.11838/ sfsc 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降解菌剂施用效果 1,2 2∗ 3 4 1∗ 宋芳芳 , 任  萍 , 徐建良 , 王惠松 , 林同保 (1.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 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3.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区种子管理站, 浙江  嘉兴  314000; 4. 浙江省嘉兴市环境监测站, 浙江  嘉兴  314000) 摘  要: 以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 在温室盆栽和大田小区环境下, 设置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剂A、 B、 C为处理, 以 不施用菌剂为对照 (CK), 通过测定秸秆失重率 (RW)、 秸秆纤维素 (RCD) 和半纤维素降解率 (RHCD), 探 讨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剂对秸秆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稻秸秆在旱作土壤 中的降解过程依据秸秆降解率可以划分为初期、 前期、 中期和后期4 个阶段; 秸秆纤维素降解菌剂对秸秆降解促 进作用主要在初期阶段, 且施用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 在温室盆栽 (20℃) 条件下, 3种菌剂处理秸秆的初 期阶段降解需要10 d, 均比CK提前15 d左右; 大田低温 (10℃) 环境下, 菌剂B和菌剂A处理秸秆的初期阶 段降解需要45 d, 而CK需要60 d, 菌剂C则没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水稻秸秆; 旱作土壤降解过程; 秸秆降解菌剂; 施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141.4; S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6257 (2015) 02-0103-08 近年来, 随着我国土地质量的日益下降, 保护 间降解成为秸秆还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5-12]。 姜 耕地、 提高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成为我国 [13] 佰文 等对秸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菌剂的筛选研 政府和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 为了在有限耕地上更 究发现, 生物菌剂富含高效微生物菌系, 具有促进 好地支撑 13 亿多人口的粮食需求, 粮食高产、 稳 [14] 秸秆快速腐解的作用。 Li 等从高效秸秆降解菌群 产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坚定的目标, 随之所产生的巨 的筛选入手, 发现在培养 15 d, ADS -3 菌系可降 量农作物秸秆, 也给秸秆资源的合理处置及利用带 解小麦秸秆和滤纸高达 63.8% 和 80.0%; 殷中 来了挑战。 农作物秸秆体积大、 重量轻、 季节性极 [15] 伟 等人筛选的赭绿青霉, 在室内摇瓶条件下, 强,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高复种指数的种植压力下, 其对小麦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 秸秆还田难度大、 还不了田的现象非常普遍, 焚烧 [16] 43.5%和49.7%; 黄茜 等人筛选得到木质素降 秸秆现象严重, 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1-4]。 解混合菌H6-T10, 稻秆木质素的降解率最高达到 秸秆究竟该如何处理, 成为政府和个人不得不面对 [17] 44.77%; 李培培 等人分析了不同促分解菌剂对 的棘手问题。 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发现促 客观上讲, 秸秆本身并不危害民众和生态环境, 分解效果均发生在早期 (还田25 d),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