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沫若楷书笔法衍变及其特征.pdf
郭沫若学刊 2015 年第 2 期 (总第 112 期) 书法研究
郭沫若楷书笔法衍变及其特征鄢
吴 胜 景
(乐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
摘 要:笔法是中国毛笔书法最基本的技法。 郭沫若作为在中国现代书法、文字发展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化名人,其
书法实践能力与文字研究成就对近当代书法的发展与变革影响极大,他的书法体式被研究学者称之为“郭体”,已成为现代
书法学者致力于研究并学习的对象。为了进一步挖掘“郭体”书法的艺术构建,本文重点对“郭体”楷书书法笔法衍变过程及
其笔法特征进行研究。一方面从郭沫若的楷书书学过程开始探讨其书法笔法出处及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再根据“郭体”各种
楷书代表作品的书写表现来分析其不同楷书体式的笔法特征。
关键词:“郭体”;楷书;笔法;演变过程;个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符:A 文章编号:1003-7225(2015 )02-0068-05
书法用笔,即笔法,是中国毛笔书法的最基本的技法, 楷书又称为“真书”“正书”。 是指具有法度,可作为楷
也是中国传统书法书写技法中最重要的三要素之一 。 晋王 式、模范的书法 。 楷书起源于汉末,由八分书省改字形、改
羲之说:“夫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 。 ”[1]唐张怀瓘也道: 进笔画演变而成 。 清代刘熙载《艺概》中说;“楷无正名 ,不
[2]
“夫书,第一用笔。 ” 元赵孟頫认为“用笔千古不易 。 ”由此 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 以为楷,是大篆可谓
可见,用笔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中是何等的重要 。 赵孟頫又 楷也。 ”卫恒《书势》云“王次仲始作楷法”,是八分为楷也;
曾说过:“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弗精,虽善 又云 ‘伯英下笔必为楷 ’,则是草为楷也。 ”[5]对于楷书的书
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 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 写标准,一般说来 ,可以这样概括 :形体端正基本一致 ,排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3]进 列较为整齐 。
一步说,用笔其实就是我们在书法实践时,进行书写点、横 郭沫若 的楷书幼时学颜 ,少年学苏学黄 ,青年 时研 习
等笔画时的正确运笔方法 。 关于用笔的重要性,刘熙载亦 北碑南帖。 今天观其所有遗世作 品 ,虽不能概然定为其书
说:“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 学的必然出处 ,但仔细研究,我们是可以从 中看到一点端
笔所用。 ”[4] 自古书家皆以中锋用笔为上,讲究藏头护尾。 并 倪 ,其笔墨之 间 ,依稀暗藏古之众家的笔影 。 在楷书作品
要求书写当中体现到 “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印印 中,有写经体的通法,有颜体的宽博 、大方,更有苏体、赵体
泥”“铁画银钩”“鹅掌拨水”“力透纸背”“夏云奇峰”“入木 的端庄 、雅致 。 延伸到其成名的行草书中,有苏体黄体的意
三分”的笔法书写效果,即为“笔力”,并以此作为判定一个 法、蕴藉 ,有米体的开张、洒脱 ,晚年书体还有怀素的飘逸 、
书家用笔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同时要求书写者在每一笔 激荡 。 总的来说,其书法用笔既重师承 ,又多创新,字里行
书写中,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过程,并达到“逆 间 ,无论是用笔、结体,还是章法,都展现 出了大胆的创造
入、涩行、紧收”要求。 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 ,故而才被世人誉为“郭体”。
鄢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2014 年规划项目“郭沫若书法笔法研究” 成果之
一,项目编号:GY2014B04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简介:吴胜景(1974—),男,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