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年古村--诺邓.pdf
“诺水之阳,产邓井”(雍正《云 统的民居建筑。民居院内排列有序, 了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人来人
龙州志》)。诺邓是云龙县澜沧江以 正房中隔作客厅,屏风前放置雕刻 往的热闹之地。至乾隆年间这里更
东开发最早的一个白族村寨。《新 精美的长亭桌、八仙桌、一对围椅, 加兴旺。丁卯科,诺邓村举人、滇南
纂云南通志》载:汉代云南有二井, 两侧放茶几、睡凳。楼上三隔连通, 著名诗人黄桂在《诺邓村居》一诗中
安宁井、云龙井。唐·樊绰《蛮书》 设佛坛、祖先坛和灶君坛,称为大 写道:
戴:剑川有细诺邓井(当时属剑川节 楼;厢房称小楼,多作书房。逢年过 两桥填小峡,水细未成河。
度地,这里的细诺邓井,即现在的诺 节、做寿或遇婚丧事,都要书写、张 迭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
邓村)。云龙五井(诺邓井、石门并、贴对联,文人学子时有新作,什么事 地高花气:少,年熟酒人多。
天井、大井、宝丰井)中,诺邓井是开 情在什么门上贴什么对联极有讲 近有笙琴意,眷宵听雅歌。
发最早的一个盐并,云龙五井盛产 究,如春节期间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前四句写诺邓村的自然景观,
食盐,曾远销至保山、腾冲,直达缅 “道德润身诗书济世;文章华国孝友 以小桥流水写景状物,小峡谷里长
甸边境,因而闻名全滇。明朝至清雍 传家。”“惟期国泰家常泰,但愿人安 流涓涓的诺水把村子分为两部分,
正年间曾设有诺邓井盐课司,并派 己亦安。”中门贴“为因福至重开宇, 上架两桥,东西相连,整个山村浑然
任盐课大使。诺邓这个白族小山村, 不放春归复设门。”后门贴“积德前 一体。溪涧两岸沿坡构筑的民居间,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云龙, 程期远大,存仁后步自宽余。”盐灶 分布着蜿蜒曲折、盘旋叠上的小道,
人们称诺邓不ⅡLl村或镇,而一直称房门贴“家常顺遂方为福,国课早完 通向村外,因山取势,层叠建造的白
为“诺邓井”。 即是春。”书房门贴“道德润身图书 族民居鳞次栉比,布满山丘。后四句
诺邓村位于云龙县城石门镇之 润屋,和平养性镇静养心”等等。 写出山村衣食丰足、户诵家弦的欢
北,距县城7公里。全村300多户, 盐井的开发,促进了全村经济 快气氛。僻处群山之中的诺邓村,没
1000多人,都是白族,聚居于高耸文化和各项建设的发展,人户由少 有都市的繁华,却也有自己独特的
人云的嵩山脚的山坡上,村庄被群 到多,至康熙年问已有“烟火百家” 地方,这里盐业兴旺,带动了其他各
山环抱,诺水从村中流过,形成一个 (雍正《云龙州志》),逐步发展为一业的发展。诺邓盐质好,据传过去有
小峡谷。民居依山构建,高低起伏, 个山问的小集镇。全村的道路,小巷 身份的人是一定要买的;诺邓火腿、
如台,如榭,分布在诺水西北、东南 冲口和对外通道全用石板、条块方 酱、豆饼等既香又甜,口感好,独具
和诺水头坡等几面山阳上。村西北 石铺成,四通八达,一时间商贾云 特色,远远闻名。靠勤劳的双手,人
坡度较陡而宽,东南和诺水头坡度 集,各业兴盛。每月初一、十五为诺 们获得一年又一年的好收成,岁末
较缓。院房形式有四合五天井、三方 邓街,保山、大理、腾冲、洱源等地的 年关家家都要酿酒待客,谈天说地,
一照壁、一正一耳等,全都是白族传 商贩马帮都来赶集,这个小山村成 自得其乐。“近有笙琴意,春宵听雅
2001·I
囝
万方数据
层斗拱逐层前伸,上则 艺都十分精美,是县境内保存较为
飞檐翘角,每个脊端有 完整、典型的明代古建筑群,阁内藏
鳌鱼弯身倒立,中隔横 有明清两代碑刻四块,是研究云龙
额前书“腾蛟”,后写“起 历史、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具有较
凤”,两侧砌有彩绘花 高的文物价值。玉皇阁为三重檐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