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生《字诂》、《义府》对词义引申的研究.pdfVIP

论黄生《字诂》、《义府》对词义引申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黄生《字诂》、《义府》对词义引申的研究.pdf

理论研 商品与质量 2011年6月刊 论黄生 《字诂》、《义府))又寸词义引申的研究 口朱红梅 (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摘 要:我 国传统语言研究比较注重词义的互相联系。明末清初的黄生更是意识到词义的系统性,并能通过细致的分析和归纳,力图探其系 统。本文试从((字诂》、义府》入手,探讨黄生在词义引申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字诂》;义府 ;词义引申 一 个词往往不只有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 在这一条中,黄生牢牢抓住”素”的本义”白色丝织品”这一的基本 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所谓引申义是 特征,推导其引申的轨迹,列出了三个基本的引申义:本、空、始,最后 指从词本义繁衍派生而来的意义。 归纳了由”素”作为词素所构成的一些常用词。这样的分析和归纳清 陆宗达、王宁认为:”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词义运动。 义从一 晰而有理据,可以同段玉裁著名的释”理”条相媲美,而黄生则要比段 点(本义)出发,沿着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方向,按照各民族的习惯,不断 氏早了几乎一个世纪。 产生新义或派生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这就是词义引申的基 再如 义《府》”贯”字条: 本表现 。”l【】蒋绍愚先生认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 以缗穿钱 日贯,故有相继不绝之义。 《汉书 ·谷永传 以次贯 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或者说 行”,《后 ·东 王苍传》”孝明皇帝大孝无违,奉承贯行”,是也。相续 意义有相关的部分 。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 而行,则有习孰之义。诗《 ·魏风》”三岁贯女”,孟《子》”我不贯与小人 必然有共同的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 乘”,《前 ·贾谊传》”习贯如自然”,是也 。钱满一贯则不可益,故有盈 保留了一部分,又改变了~部分(或增,或减 ,或变化),就引中出一个 满之义。 《周书 ·泰誓 商罪贯盈”,韩《非子 吾恐其以我满贯”,是 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2】说法虽然不同,但基本点是 致‘的, 也。又乡籍谓之贯,言编贯于版籍之 中也。若 《论语》之”仍旧贯”,此 即:从本义发展出新义的词义运动。所以引中义就是从本义发展而 即续行习贯之意。 《注》训贯为事,太就便矣。 来的与本义相关的词义。一个词的本义只有一个,而派生义却可 以 《小学蓖佚 ·仓颉篇》:”以绳穿物日贯也。”《集韵 ·桓韵》:”贯, 有几个或更多 引申是词义繁衍的丰要途径。词义的引申成为语 言 穿也。”左《传 ·襄公六年》:”以r]贯华弱于朝”孔颖达疏:”贯者,穿 不断丰富的一个主要手段。 也。”汉《书 ·谷永传》:”以次贯行”颜师古注:”贯,联续也。”诗《 ·齐 我 国传统语言研究比较注重词义的互相联系。注家们解释 个 风 ·猗嗟》”射则贯兮”郑玄笺:”贯,习也。”魏《风 ·硕 鼠》:”三岁贯 词义总是把它放到这个词的源流中及与其它词义的相互关系中来认 女。”朱熹集传:”贯,习也。”左《传 ·宣公六年》:”以盈其贯。”杜预 识 。在词义的内部,以本义为源头,贯穿一系列的引申义。黄生以前 注:”贯,犹习也。”《资治通鉴 ·粱纪六》:”诸州镇军贯。”胡三省注:“ 的学者对词义的引申曾有过相当充足的研究,如宋米的戴侗、明末的 贯,籍也。”《资治通鉴 ·齐纪 lI》:”往年校比户。”胡三省注引毛晃 方以智,而取得最高成就的要算清代的学者,黄生以后则首推段玉裁。 日:”贯,乡籍也 。”由此可见,对”贯”字的分析 ,黄生同样牢牢抓住其 黄生在 《字诂》、义《府》中对词义的引 {【]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 字《 本义”用线绳穿钱”,同时求助于书证,进而引 申出”相继不绝”之义、” 诂》”好”字条: 习孰”之义、”盈满”之义、”乡籍”之义。这样的分析引申,据足可信,值 予谓:好,从女、从子,盖和合二姓以成配偶 ,所谓好也。《诗》”君 得提倡。 子好逑”,”妻子好合”,乃其本义。借为凡相睦之称 。 《孟子》”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