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nlJP(·fi()n 2015年第03鬲—夏磊::鬲
..上 .中西方众多交换商品中,瓷器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上干年
/f+过去了,丝绸会腐烂虫蛀,贵重金属可以被重铸,但瓷器生
I—L于土与火,易碎却不易毁,至今仍被全世界的收藏家追捧。
欧洲最早记录的中国瓷器是一件著名的Fonthill元代青白瓷玉壶 欧洲人梦幻中的
瓶.现收藏在爱尔兰国立博物馆。这件瓶子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送给 中国瓷器
匈牙利国王路易的礼物。到18世纪,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中国
瓷器普遍受到欧洲各国皇室贵族以及普通民众的喜爱。仅18世纪的 文/汪秦
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作为异域
文化在欧洲的代表,这些中国瓷器在欧亚两洲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神奇魔力——欧洲关于中国瓷器的传说 迄今,许多欧洲人仍然对中国制作精
良的瓷器有着深深的着迷。尤其是那
17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是当时向欧洲知识
些华丽宫殿城堡中所收藏的各种中
界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人物。当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而欧洲却正
国瓷器,不断向人们述说中国瓷器曾
在经历着教派纷争和战乱困扰。传教士将一幅幅美好的中国图景呈现
经的风华绝代。
在欧洲人面前。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关注。中国成了欧洲人
梦幻中的乐土.特别是欧洲众多的王侯盯上了他们想象中的富庶的中
国。17至18世纪近200年的时间里,欧洲刮起了一场异常狂热的
“中国风”。出于对中国的好奇心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工艺品的追
逐风靡欧洲。那时,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特别
是中国陶瓷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
当时的欧洲人不清楚瓷器的制作原料.一位法国作家潘西多写
道: “瓷器是由鸡蛋壳和捣碎了的贝壳制成的。最大优点在于,如果
把毒药放到里面,它就会炸成碎片。”文学家的浪漫幻想,更增加了
瓷器的神秘感。欧洲人当时甚至传说。瓷器有一种魔力,用它吃饭喝
水,可使身体强壮,甚至以为青花碰到毒药马上会变黑,可以防毒;
瓷器粉末可以治疗牙病.也可以止住鼻血等等。
从实用的角度看,17世纪以前。欧洲时常爆发流行病,造成不少
人死亡.食物霉变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劣质餐具则是罪魁祸首。中国
瓷器气孔率少、吸水率低,密封性能好,不利于病菌的粘附和繁殖,
能保证食物的卫生清洁.非常适合盛装食品.有力推动了欧洲饮食文
明的发展。此外,瓷器在那时的欧洲还具有祭祀和丧葬的功能。因为
传说瓷器陪葬在死者左手手指附近.能唤起死者的灵魂,所以举行国
王和王后的葬礼时,都以中国瓷器陪葬。
在模仿中产生了欧洲陶瓷
欧洲的陶瓷生产始于18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德累斯顿皇都旁的迈
森。而创建迈森瓷厂的是萨克森王国的王族、波兰国王奥古斯特,即
强者奥古斯特。奥古斯特大公虽然只活了37年,但是其自执政第一年
起就倾其所有地搜集自己钟爱的中国瓷器.并在自己的皇宫中建立了专
门的陶瓷馆。那时,来自中国的瓷器在欧洲堪比黄金的价格。更不可
思议的是.1717年.为了得到普鲁士帝国腓特烈.威廉一世的127件
中国瓷器,他竟然以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近卫骑兵去交换,那些 元代青白瓷玉壶瓶
瓷器的价值相当27000塔里尔(德国旧银币),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
万方数据
2015年第03期总第407期
。萨克森王国曾经的宫殿一茨温格宫。
数字。这些身价百倍的中国瓷器因此被称作“近卫花瓶”.至今仍陈 奥古斯特去世后.留下了35000多件瓷
列在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博物馆内。 “近卫花瓶”作为世界外交 器。二战期间,茨温格宫博物馆被炸,损失
史上的奇闻.被载入史册。 了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