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碑刻的制作与篡改
——以广西恭城为中心的讨论
江田祥
摘要:碑刻不仅作为历史文献的载体,其本身亦应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本文利用广
西恭城的碑刻资料讨论碑刻的制作与篡改过程,着重探究刻工群体、制作成本与象征意义的
生成,以及碑刻篡改背后地方社会的运作实态,并进一步提出地方社会中究竟在什么情境下
刻碑?为什么刻碑?如何刻碑?如何立碑?碑刻的意义如何生成?碑刻为何会被篡改?这
些问题都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
关键词:碑刻篡改制作刻工恭城
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民间历史文献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致力于“民间历史文献学”
的建构,试图发展出较为系统的解读方法。郑振满教授指出,民间历史文献不仅是研究资料,
而且是文化载体,“必须立足于实证性研究,注重实地调查和文本分析,对民间历史文献的
基本类型、形成背景、传播过程、保存状况及社会功能进行综合考察”。IlJ全国各地现存大
量的碑刻铭文,无疑是民间历史文献的基本形式之一,“既反映区域社会和民间生活,也反
映国家或地方性制度,,l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今很多学者对历代碑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与学术成果,但大多属于传统“金石学”的范畴,关注其文物与
资料价值。从民间历史文献学的视野看,如今的研究已不能满足于将碑刻作为资料来源,而
是必须将碑刻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换言之,我们应关注碑刻的生产与流传过程,进而解读
其文化象征意义与社会历史内涵。
近几年,我们在广西北部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收集了140余通碑刻,其中年代最早的当推
恭城西岭乡新合路口村的《猩目万历二年石碑古记》,其余大多数为清代碑刻,也有少数民
国时期的碑刻。本文主要依据现存的清代碑刻和田野调查资料,集中考察这些碑刻韵制作与
篡改过程,探讨与此相关的社会文化变迁。
一、刻工、成本与意义
碑刻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大致可分为镌刻前、镌刻后两个阶段。关于前一阶段,北宋李
诫在《营造法式》卷三“石作制度”中论及,“造石作次序之制有六:一日打剥;二日雇搏;
三日细漉;四日褊棱;五日斫砟:六日磨砻”【3】。经过这六道工序,即可在准各就绪的石碑
上镌刻文字。后一阶段,涉及碑文的内容、字体、字数、幅度、刻工技术等,有些碑刻还要
请人篆额、撰文、书丹,在碑刻的安置过程中还要举行某些仪式活动。因此,大多数碑刻从
选石、采石、打磨、镌刻到最后的安置,需要经过众人的分工协作,才能最终完成。
碑刻的质量及制作成本,既受到石材的来源、材质、采石难度等客观因素影响,还受到
刻工工艺水平的影响,当然也涉及碑刻的内容、形式与幅度等诸多因素。不仅如此,碑刻的
生产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碑刻的形制、
【11郑振满: 《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 《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嘲郑振满、赵世瑜、科大卫访谈录,张小也采访: 《碑刻——正在消逝的历史档案》, 《光明日报》2002
年1月24日,第A04版。
【3】梁思成: 《营造法式注释》卷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第44页。
内容及其文献价值,或是关注碑刻工艺、书写,刻工机构、群体及其地位等Ⅲ,尚未从经济
的角度讨论碑刻的生产过程及其在地域社会中的意义。在此试依据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碑刻资
料,从刻工群体、制作成本、象征意义生成等角度,考察碑刻在地方社会中的生产过程。
(一)刻工群体的来源
碑刻质量的好坏,虽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刻工之技艺水准则至关重要。那么,恭城
的刻工群体来自哪里?
据雍正《平乐府志》卷四《风俗志》记载:“(恭城)昔时民戍杂居,商贾、百工悉出异
省。”f51在光绪《恭城县志》卷四《风俗志》中,仍可看到这一记述,但并未明言“异省”
所指何地。不过,在民国《恭城县志》中,可以找到完整的答案。该书卷一第二编“社会”
篇记载:
人情之好尚不同,城郭民戌杂居,商贾皆粤东、楚南、江西之人,耕植少而贸
易多……
恭城朴拙,不习技巧。业工艺者,十九系湖南、全、灌客民。近二十年来,工
作日繁,客民之双肩一啄来恭工作者,不下万人。然急求之,尚有不能猝应之势。
往往年终,大匠多满载而归,即尖足之妇、五尺之童,亦利市三倍。若受一廛而为
氓,又皆华屋美衣,比户而是矣。【6l
清至民国时期,恭城县的工商业主要由外来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2023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ODCC 阿里巴巴 浸没液冷数中心规范.pdf VIP
- 青少年无人机课程:开启天空探索之旅.pptx VIP
- 一种偏振光红外头痛治疗仪.pdf VIP
- 医疗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表(内科).docx VIP
- 物性表_索尔维_PPSU Radel R-5500.pdf VIP
- 23、提高模板工程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docx VIP
-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验二抗氧化剂实验方案苹果汁.docx VIP
- 《中文版Cinema 4D三维建模与视觉设计案例教程[R25]》项目1Cinema 4D基础知识 .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