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老城始于何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海老城始于何时 周德叶 提要:本文用史料记载和历史文物论述北海从建城前的小渔村过渡到初臭规模的商业区的历史;清咸丰 初年红巾军的斗争给北海带来了商机,促使1855茎1856年南康珠场巡检司移驻北海,使北海成为北海地区的 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是为北海老城诞生的标志。 关键词:北海、巡捡珠场司、老城 从文献中首次出现“北海”地名的时间算起,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北海何时由渔村过渡到城 市,是近年来关注北海历史发展的学者们提出的一个课题。 150年前(咸丰五六年),合浦设在南康的巡检珠场司移驻北海,这在北海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一件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北海从“乡”过渡到“城”,即从小渔村过渡到城市。 历史上·一个地方从乡村发展成城市,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短则一百多年,多则几百乃至千 年。北海的地名,早见于明代传记《万历武功录》记载,万历七年(1579年),玉林木头峒黄邦缘“郁林酋长 也,其巢旁近北海廉州合浦铜鼓诸巢……己卯,生齿日繁,暴桀愈甚,于是与北海酋长黄章弟……”起义。 法的告示碑(下简称“告示碑”,图1),此碑记载“龙门、永安、兵丁”在“北海”手执旗号插在船上封提船 只”,造成渔民“父母妻儿啼哭”的惨景。于是“渔户赵永昌、范合兴”等数人联名上告。最后“钦命镇守”下 命。严禁”此类违法事件,并刻碑告示。 从上述相隔二百多年的两个史实记载,至嘉庆年间,北海从一个乡村发展为渔村,并成为我国南部沿 海边防要地,从“钦命镇守”下令公布的“告示碑”可说明这一点。 北海成为合浦县西南角的一个小渔村后,它的中心点是外沙竹排桥(今外沙桥的前身)的三婆庙(始 建于嘉庆十年,即1805年}位于今珠海西路与旺盛路交界南面的十字路1:3)一带。该中心点为当时北海 渔货的集散地,也是北海早期小村落和神庙的所在地。 约从道光元年(1821年)开始,从三婆庙东南面的集市地(遗址为“九曲巷”和今民建一巷、民建二巷),由 西向东建了北海第一条具有规划色彩的商业街——沙脊街。此街用石条铺路,只有两米余宽。其临街立 面自上而下,均有统一的屋檐、马头墙、木板门墙和铺窗趸,是我国岭南地区小镇的商铺建筑(图2)。 沙脊街兴建的同时,从三婆庙起由西向东兴建大街(即今珠海路的前身,图3),升平街则是大街中的 一段小街,其商铺的建筑形式及风格与沙脊街相同,不同的是其石条路比沙脊街宽多两米。于是,北海有 了两条建在海边沙滩地带的商业街,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商业区。 一次偶然的机遇,极大地推动了北海的历史进程。事缘于咸丰初年(约1851--1853年),广东发生了 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等人领导的红巾军在广东、广西地区进行声势浩大的“反清复明”的斗争,造成西 江梗阻。于是一向经梧州出口的北流、玉林、南宁、百色、归顺州、龙州及云南、贵州的货物,改由用澳门的 头艋船经北海港集散,而且不收关税,几乎一切货物的进出口各从其便。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极短的 时间内,使北海渔港也成为商港,给北海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 由于此时的北海已成为我国大西南货物的集散地而受到合浦县政府的重视,认为必须加强对北海商 移驻北海。巡检司(当时凡州县的关口、渡口和险要的地方设置)的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除了缉捕 圈1告示碑(1819年) 圈2沙脊街(1821年始建) 围3“升平衡”石匾 盗贼,盘诘奸伪外,还负责税收。巡检为“从九品”,此官位虽然是清朝官阶最低的一级,但毕竟是朝廷命 官,此官在北海坐镇,成为包括南漓北海村、独树根、地角在内的二十多个乡村的北海地区的。最高行政长 官”。于是北海成为北海地区的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 珠场司移驻北海后其衙署设在何处?区文史专员、北海市志办原副主任黄家蕃先生生前说过,据他 考证,今珠海西路148号的所在地,就是往昔珠场司衙署的旧址。笔者认为,黄老先生所说是可信的,因 为该所在地离三婆庙仅二三十米。本文在前面提到的“告示碑”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为“告示碑”的 立放处和衙署设立的地点,均在居民较集中的三婆庙一带的中心地是合乎常理的。 今天北海的老街区,人们称它为“老城”。实为城市之意。中国的“城市”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在《韩非子·爱臣》中明确提出了“城市”的概念:“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城市”一词本身的涵 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其原意是古代“都”、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