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1.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 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 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 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2. 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B. 便纵有/千种风情
C. 自/胡马窥江去后D.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3. 下列加点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门帐饮无绪 绪:心情、情绪
B.暮霭沈沈楚天阔 暮霭:傍晚的云气
C. 夜雪初霁 霁:雨、雪停止,天晴
D. 解鞍稍驻初程 初程:指整装待发
4. 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
D.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达出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景象,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5. 北宋时期开阔了词的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_______,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__________;词风力求典雅,代表格律词派的作家是_________字_____号_______。
6. 阅读下列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遣 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把下列四句诗分别归原到上面四首诗中去。
A.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 名。
C.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1)______(2)_____(3)_____(4)_____
7. 对《雨霖铃》一词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
B. 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像,情景交融。
C. 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像刻画心理。
D.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
8. 对《扬州慢》这首词中表现“《黍离》之悲”诗句所作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一个“名”字,表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城市;“竹西佳处”,以杜牧诗句进一步表明扬州的声名远播。总之,开篇8字,即写出耳闻目睹的扬州繁盛景象。
B.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杜牧诗句,想像往昔扬州城十四长街的热闹兴旺;“尽荠麦”,则表明今日映入诗人眼帘的,竟是一片荒凉。
C.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诗人赋物以人格化,一个“废”字,深刻揭露金兵罪恶的铁蹄对扬州的践踏,对繁华的破坏;如今连水和树都憎恶侵略战争,更况人乎?
D.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如果说上面所写均是视觉与感觉形象的话,此句则写出了听觉与感觉--一座空城,更映衬出“清角吹寒”的凄冷和荒凉,更凸现了“黍离之悲”的主题。
阅读李煜的《浪淘沙》,回答文后问题。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三句,写词人被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感到春天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抵御不了五更时的春寒袭击。
B. “梦里”两句是说,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着皇帝,不知已经是亡国俘囚了。“一晌”,片时片刻。
C. “无限江山”即锦绣江山;“别时”句是说,离别时很容易(即丢失很快),再要见可就难了(即身不由己)。
D. 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春意阑珊”,同时也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10.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写的时间是暮春一个五更天的梦醒之后,写的地点是睡床上,写的事情是怀旧感今。
B. 这首词,以词人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抒发了怀念故国的悲苦和绝望的心情。
C. 结尾写好的景物,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用“天上人间”概括对比今昔生活,都是形象而很有余味的双关。
D.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畜牧兽医畜禽疾病防治题库试题库.pdf VIP
- 污水厂清淤泥施工方案.docx VIP
- 人力资源岗位招聘笔试题(某大型央企)2025年题库精析.docx VIP
- 湖南省第二届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能竞赛-质量题库(理论部分).pdf
- 〖CJJ89-20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VIP
- 浙江乔宇电气三相液晶多功能说明书20230808(完整版).pdf VIP
- 我国司法实务中的庭外重组及其法律表达.docx VIP
- 医疗器械购货者资格审核制度.docx VIP
- 《旅游线路设计》 项目二 旅游线路设计的内容.pptx VIP
-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