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鲁教版
《我的梦想》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积累本课词语。
2、用心体会一位肢体残疾的作家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3、认真揣摩文章语句,学习作家寓哲理性于平实的文字中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作家对体育及人生的理解与感悟,结合自身感悟人生。
三、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同时搜集作家史铁生的事迹资料,以及文中提到的部分运动员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或如潺潺的小溪,或如激昂的音乐,引领着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各自的生活之路,也许平实无华,也许光彩夺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梦想。(引出课题,板书)
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作家史铁生的有关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2002年获得本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由学生的交流,让大家对作家有里进一步的认识,更便于体会一位肢体残疾的作家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积累本课词语。
2、用心体会一位肢体残疾的作家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3、认真揣摩文章语句,学习作家寓哲理性于平实的文字中的写作方法。
(三)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你认为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或字形需要特别注意,或者需要帮助,提出来,大家一起注意或解决。
2、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我的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然后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研究探讨
1、自由读课文,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然后提出组内解决不了的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全班交流。
3、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可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可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A、“田径运动的魅力不在于记录,人反正是干不过上帝的。”作者认为田径运动的魅力是什么?你怎样认为?(本题可引导学生回忆雅典奥运会的情况加以延伸。)
B、“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个人以局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C、“我不敢说刘易斯就是这样,但我希望刘易斯是这样,我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文中的“这样”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通过理解B、C两题,引导学生体会作家对体育内涵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补充资料:一位热心的国内体育记者把《我的梦想》交给中国著名田径运动员李彤,李彤又在他去美国时找到刘易斯,用英语把史铁生这篇散文读给刘易斯听,刘易斯当时非常感动。很显然,刘易斯听懂了史铁生要表达的一切。于是,就有了史铁生与这位“田径之王”之间的会面和交谈。)
D、“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前后对照,并结合作者的身体状况,感悟到作家所面对的生命,不是一种量的意义的生命,而是一种质的意义的生命。作为一位肢体残疾者,他选择了写作,选择的结果,不但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摆脱了生命的磨难与绝望,同时又使得他一步又一步向着高尚的生命境界攀登,他的生命质量不但一次又一次发生蜕变,而且他贡献给时代、社会乃至人类的精神财富也越来越巨大和越来越丰富。由此,他对于生命的理解与感悟也越来越具有超越性,已经达到一种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E、“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F、作者认为,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两个字:“更美”。他说,“更美”不仅指姿态的优美,而且指精神的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两题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体育内涵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升华。)
(五)体味语言
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体会出:平实的文字透露着起伏的心境,寓哲理性于平实的文字中。
(六)小结
让学生畅谈学习本课后的感悟与收获。
(七)课外拓展
1、课后阅读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an en in un ün 2教学反思 鄂教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ao ou iu 1教案 鄂教版.doc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收获的季节 1课件 冀教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a、o、e 1教学反思 鄂教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b p m f 1教案 鄂教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ang eng ing ong 1教案 鄂教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ao ou iu 2教学反思 鄂教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an en in un ün 一课一练 鄂教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b p m f 1教学反思 鄂教版.doc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b p m f 2教学反思 鄂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下棋》导学案 鲁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同步测试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绿色蝈蝈》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看云识天气》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在山的那边》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山市》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