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南戏到正字戏白字戏——潮州戏剧形成轨迹初探,白字戏,海丰白字戏,海丰白字戏全集,海丰白字戏秦香莲全集,陆丰白字戏,白字戏全集,海丰白字戏秦香莲,海丰白字戏杨天梅全集,海陆丰白字戏全集
维普资讯
2008年第 1期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No.12008
第48卷 JOURNALOFSUN YAT—SEN UNIVERSITY Vo1.48
(总211期) (SOCIALSCIENCEEDITION) GeneralNo.211
从南戏到正字戏、白字戏木
— — 潮州戏剧形成轨迹初探
康保成,詹双晖
摘 要:元末明初南戏在潮汕的活动已蔚然可观。宣德时期的南戏 《金钗记》已“错用乡音”,到嘉靖年间
的 《荔镜记》已变异为用闽南方音演唱的潮泉腔,万历年的 《金花女》则是用潮州方言写就并用潮调演唱的戏
文。从 《金钗记》到 《荔镜记》再到 《金花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外来的南戏从 “错用乡音”到 “以乡音唱南北
曲”变异为白字戏的轨迹。
关键词:南戏;《金钗记》;《荔镜记》;《金花女》;潮腔潮调;变异;白字戏
中图分类号:1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9639(2008)O1—0027—05
潮剧与 白字戏历史上是同一个剧种,叫做 白字戏 ,又称潮州戏、潮音戏 ,前者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
后者流行于海陆丰地区。在 白字戏形成之前,潮汕、海陆丰乡社间已有诸如竹马戏、白字曲班、司功坛、
英歌舞、关戏童等原始戏剧样式的存在。然而这些原始戏剧样式没有直接衍变成 白字戏。但是,当长篇
大制的南戏从浙闽传人潮汕以后,在其从 “错用乡音”到 “以乡音唱南北曲”的过程中,这些土生土长的
原始戏剧样式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戏剧艺术养料,滋养并催生一个新的剧种—— 白字戏 。
作为外来剧种的南戏到底何时流入潮汕、海陆丰地区,现已难 以确考。据饶宗颐先生考证,南宋时
温潮之间海上往来频繁,《宋会要》就有建炎间潮州装发纲运前往温州的记载:“既有经涉大海的纲运,
往来潮、福、温三州,南戏由温州传播闽、潮,且经地方官的提倡 ,是很 自然的事。 《菱花镜》是一个很重
要的例子。”按 《菱花镜》即宋元南戏 《刘文龙菱花镜》,研究者普遍认为该剧系潮州出土宣德本 《刘希
必金钗记》之祖本 。
笔者曾从演出体制(包括开场程式、行当角色及演唱形式等)、剧本语言、声腔曲牌等多个方面对潮
州两个明代出土戏文宣德本 《刘希必金钗记》及嘉靖本 《蔡伯皆》进行仔细核对,发现均与 《张协状元》、
《小孙屠》、《错立身》、《琵琶记》等宋元南戏的特征相吻合,因此可以说两剧均属宋元南戏体制,并且系
元本南戏在闽南粤东地区的演出改编本。同时,改编本在秉承南戏体制基础上又存在 “错用乡音”的现
收稿 日期 :2007—09—25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岭南濒危剧种研究——以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为例》(项 目
编号09160—3142304)
作者简介 :康保成(1953一),男,河南郑州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 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 510275);
詹双晖(1965一),男,广东饶平人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广州510275)。
① 饶宗颐:《(明本潮州戏文论文集)序》,《明本潮州戏文论文集》,香港:艺苑出版社 ,2001年,第 1—2页。
27
维普资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l期
象。如第三出 “无过”(难怪)、“说话甚痴哥”(“痴哥”意即痴情失态),第十一出 “生净丑末勒路唱”
(“勒路”意赶路),第十五出 “发几课”(潮汕把 卜卦之卦读做课)、“害,害,只是死”(“害”即糟了、坏
了),第二十七出 “砂碌”(有斜坡滑脱之意,也作坡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