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精品—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2015各地名题汇编〗0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doc

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精品—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2015各地名题汇编〗0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附:非选择题完整版 1.(2015·河南濮阳一模·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 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1)从材料一“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说明是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说明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说明注重兴修水利。 (2)第一小问根据文明史观观点来回答;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回答。 【答案】(1)措施: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注重兴修水利。(3分) (2)过程:从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演进。(2分) 特征: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5分) 2.(2015·江西上饶一模·40)(25分)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宗族制度主题 【解析】(1))从材料一“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 ,等信息可知,宗族制度满足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从材料一“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可知,宗族制度满足了小农经济生产的需要,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脆弱性、落后性的特点有关。 (2)注意内、外因角度,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内因角度,政治上,辛亥革命等民主运动的推动;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等。外因角度,政治上,列强侵略打开了国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思想上,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等。 (3)由材料三信息“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可知,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的经济原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生活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族作用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与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 【答案】(1)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3分) 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专制统治。(3分) (2)外:侵略战争打开国门;列强经济侵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6分) 内: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搬运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