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考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中医药工作者只有很好地传承这种 传统美德和价值观,才会有所作为。大医者,必是大德者;一个好的医生往往有知人、救命、济 世的美德。 数千年来,中医药学家们以医生知人、救命、济世的美德为本,取得了卓著的临床疗效。从 人类健康和人口繁衍的角度看,中医药学确保了中华民族的兴盛繁衍,成为世界上稳定性最高、 人口最多的伟大民族。 在中医历代的医典中,对医者的道德都有充分的阐述和明确的要求,为医者在学习岐黄之术 的同时,不能不努力学习岐黄文化,提高道德文化素养;中医在强调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同时, 对人的生活行为方式,也有明确的规范,这既是达到“尽天年”目的的途径,也是洁身自好、修 身养性的道德要求。这在医患缺乏信任、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冲突增多的今天,在各种“富贵病”、 心理疾病多发,道德滑坡、世风败坏的今天,对于重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全社会的道德建设,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岐伯考证 夏小军 李栋 刘玲 王大庆 庆阳市中医院(甘肃庆阳 745000) 1.歧伯考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古代文化科学宝库中的一颗璀 璨的明珠,被称为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部医学经典著 作,是中医学理论与防治疾病技术的渊源。全书含《素问》《灵枢》各81篇,究穷天人合一之 理,阐述脏腑经络之名,详辨五运六气之异,明论病机针药之殊,而医道立。 《黄帝内经》的作者岐伯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医生,被历代尊称为“中医学鼻祖”。岐为姓 氏,乃因周之始祖弃。其象“岐嶷”,即两鬓饱满且聪明睿智而得名;伯为人名,“嫡长称伯, 庶长称孟”(《白虎通》),伯者长也。岐伯又被尊称为天师,意为懂得修养天真的先知先觉。 岐伯师承上古名医僦贷季,且“与僦贷季理色脉已二世矣”(《八素经·序》)。岐伯同期的医 家尚有鬼臾区、雷公、伯高、少俞、少师等。经过2000多年来史家医家记载,证明岐伯确有其 人,且岐伯之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 文志》,其人名早于其书名。同时,大量史料表明岐伯极少见到有神话记载,始终是人而不是神, 如此等等皆说明中国古代的岐伯确有其人。黄帝之称,最早见于陈侯国齐敦(一种容器)之铭文, 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由于“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 能入说”(淮南子·修务Pil})。加之关于黄帝知医及与其臣论医之传说由来已久,因此,到 了东汉黄帝内经》成书时,书名自然就依托黄帝了。岐黄也就成为了中医学的代称,亦指岐伯、 黄帝时代,或指‘黄帝内经》,或指‘素问》,或指中医学说及中医学术,或指中医行业及中医 医术,或指中医生及中医学家,还指中医书籍等。 首先将黄帝与岐伯合称者。当首推褚澄(南齐)《褚氏遗书》。其日:“《素问》之书,成 于黄岐;运气之宗,起于《素问》。”由于褚氏生活年代距《素问》成书时间相距不远,尊古之 风仍甚。故列黄前岐后,而名“黄岐”。此后,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黄帝内经》也 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天师岐伯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出现了岐前黄后的岐黄、轩岐等 新名词。岐黄一词首见于苏颂(宋】 《政和证类本草图经·序》。其日: “校岐黄《内经》, 重定针灸俞穴。”而“轩岐”一词,则首见于王好古(元)《阴证略例》,其序中云:“自轩岐 以来诸书可考也,至汉长沙张仲景著《伤寒》一书,其言备矣。” 大量事实研究表明,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末 期,成书地点在秦国,其整体内容符合先秦古籍编写体例,且战国末期完全有著述《黄帝内经》 这类医学著作的条件。岐伯所著的医学篇章,形成战国时期《内经》的骨架,亦是今本《黄帝内 经》的基础。《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为《黄帝内经》的最早出典,《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虽 然较迟,但并不是说其著作时代也就是这样的晚。岐伯勤于实践,勇于奉献,作为医官,臣辅黄 帝.不为名利,隐姓埋名,以德为先,故《汉书·艺文志》的“医经家”中未被冠名, 《史记》 中亦未为其立传。 2.歧伯贡献考 2.1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林亿(北宋)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说:“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 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关于岐伯博学的记载,主要说是他如何勤奋学 习和艰苦努力,在名师僦贷季的谆谆善诱下,通过他本人的大胆实践和不断积累总结,终成一代 伟大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