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3·+l,r2H2_CH4 (8)
C2H5·+1/2H2_C2战 (9)
CH3·+CH3·_+C2战 (10)
DMC+2e+2Li+一CH30Li(s)+CO(g) (11)
其它反应:
H20+e+Li+--F1/2H2(g)+LiOH(s)(SEI膜组分) (12)
LiOH+Li++e—}LiO(s)+I/2H2瞧) (13)
LiPF6
4-H20—2HF4-PF30+LiF
(SEI膜组分)04)
LiC03+2HF-+I舒4-H20+C02(g) (15)
或1.5mol/L-1
别进行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①电流越大,容量越低、循环性能越差;②充电电压越高(4.0V),
循环性能越差;③装配环境水汽分压越高,电池容量衰减越快、寿命越短;④电极极片干燥越时间越
短(水分含量高),电池容量衰减越快、寿命越短。以上的结论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电解液分解的电
化学反应机理。在充放电过程中,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不可避免地要在电极与电解液的
相界面上反应,形成覆盖在电极表面上的钝化薄层一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o蜘ElectrolyteInterphase
简称SEJ)。该sEI膜的形成一方面消耗了电池中有限的锂离子,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电极/电解液的界
面电阻。近年研究发现””1,SEI膜的形成是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必然结果,优良的SEI膜具有
耐有机溶剂的溶解,允许锂离子自由地通过而电子和溶剂分子却无法穿越等优点。
2.电解液的组成及基本性能要求
据电解液电化学分解机理,形成优良SEI膜的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根据不同电极材料和电
解液组成、材料粒度等制定相应的充放电(或化成)制度;⑦在选定电位,电解液的溶剂、添加剂、
甚至是杂质分子在电极/电解液界面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形成8EI膜;③电解液溶剂的不可逆反应主
要发生在首次充放电中;④电极表面完全被SEI膜覆盖后,不可逆反应即应停止;⑤形成SEI膜后.
充、放电过程可多次循环。就SEI膜形成的机理而言,正极和负极的成膜机理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碳
负极表面上的SEI膜是由溶剂分子、添加剂分子、甚至杂质分子在负极上还原的产物组成;正极表面
上的SEI膜则是被氧化的产物组成。因此,研究导电锂盐的特性,尤其是溶剂的组成及性质是研究锂
离子电池充放电行为的关键。
2.1锂离子电池的有机电解液
为满足电池电压性能要求,电解液应具以下特性:(I).稳定的电位范围;(2).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
(3).窿好的热稳定性;(4).良好的化学稳定性;(5).良好的安全性和较低的毒性;(6).原料易得、价格低
等。
2.2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的电解质僧监)
LiCl04因适宜的电导率而应用最早,又因强氧化剂的安全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uAsF6也因毒性
稳定性和适当的电导率在一次锂电池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价格较高尤其是对正极集流体有腐蚀
目前还没在二次电池中得到应用,通过适当的改性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
质盐;LiPF6是目前最佳电解质盐,它与溶剂组成的电解液已基本能满足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要求,被
广泛地应用于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中。而主要的缺点是制备过程复杂、热稳定性差、遇水易分解、难
于处置、价格昂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要求苛刻等。综上所述,就热稳定性来讲有以下规律:LiCF3S晚
LiPF6一LiBF4
LAsF6LiN(CF3SChhLiCF3S03。
2.3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的溶剂
126
溶剂应满足安全性、稳定性和相容性。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耐压性,即高电压(~4.5V)下的电化
学氧化还原性;稳定性是指在电池长期、多次充放电时的仍能保持一定的浓度;相容性主要是指溶剂
与电解质的相互协同性,体现在电解液的导电率和可逆容量下实现大电流充放电。由于影响因素太多,
单一溶剂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邮储银行柜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第二批)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通威新员工入职培训第一次考试.docx VIP
- 2025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87分);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1).pdf VIP
- 入学证明怎么写(模板).docx VIP
- GBT 11345-2023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pdf VIP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第二批)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解读《GB_T 44770-2024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全面解读.docx VIP
- 西安研学旅行策划书3篇.pdf VIP
- 建筑工程识图课件-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