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20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二)教学设计.docVIP

山东省烟台20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二)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烟台20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二)教学设计

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识记生字、文学常识。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提高翻译能力。 3理解人物形象,领悟曹刿的作战思想。 过程与 方法 朗读课文,学生自学,质疑交流,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词句翻译 教学难点 词句翻译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电教媒体 板 书 设 计 曹刿论战 《左转》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解题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史记》。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三、展示目标 四、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徧(biàn) 靡(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语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五、整体感知 (一)自主学习(第一段)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二)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疑难。 (三)点拨讲解 (1)重点实词: 齐师伐我(军队)(攻打) 衣食所安 (有“养”的意思) 弗敢加也 (虚报)    神弗福也(名作动,赐福,保佑) 必以信 (实情) 小信未孚 (为人所信服)    虽不能察(即使)(明察)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2)通假字:小惠未徧 (通“遍”,遍及,普遍)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 牺牲玉帛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