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国女性文学,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女性文学,西方女性文学,女性文学委员会,美国女性文学
·28· 南开学报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乔以钢
(南开大学中文系,天津300071
摘要:中国女性文学作为2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
神的熔铸和任炼。这种精神括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厦富于哲学意味的创作中有着鲜
明体现,其思想内涵突出标示了对传统妇士文学的批判与超越。其闻,士性意识对作品的内在意蕴产生
了多样影响.那些因女性意识侧重点不同而形态各异的成功之作无不具有自身的价值。它们珠逢而同
归,袁现了现代女性争取自身解放、实现“人”的价值的强烈意愿。
关■词:女性文学;士性意识}思想内涵
中田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箱号:100】4667(2001)04—0028一06
中国女性的文学创作活动,曾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形态和宗法制文化的背景之下,其生存方式给
文学创作带来极大影响。尽管确有一些妇女在文学创作中发出过自己的人生之怨、不平之鸣,一定
程度上表达了女性的情感愿望,但从总体上说,由于妇女丧失了人格上的独立,困守于家庭和儒教,
其创作在题材、主题、艺术手法乃至文学体裁的运用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就其实质
而言,古代妇女文学只能是作为男性文学创作的附庸而存在。迎着20世纪的曙光,真正意义上的、
富于人之主体意识的中国女性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在人的自觉与女性的自觉相互碰
撞、相互融汇的基本态势下成长。它改变了古代妇女文学附属于父权文化、缺乏女性主体意识、审美
情趣单调的狭隘格局,在为时代和社会进步讴歌的同时,以敏锐的生活洞察力和丰富的艺术感觉,
展示女性经验,表现女性尊严,体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多元的艺术审美追求,为整个中国文学事业
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本文拟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及其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是在较大规模的社会革命、思想文化革命的历史际遇中发生发展
起来的。在中国.近百年的历程异常艰难,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变革空前剧烈。也正是这血与火
的锻造、磨砺,促使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奋发,为自由解放而斗争。从世纪初开始,追求社会进步民族
振兴的作家怀着理性和良知,面对民族危亡、国家战乱和民众苦难,努力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同人民
事业联系起来。他们的创作密切关注社会风云,贴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这种倾向客观上构成百年来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以文学的形式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群体情绪、个
人情感,体现一定的思想倾向和审美价值判断,成为包括女作家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作家的自觉追
求。中国女性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时代和社会运动结下不解之缘,甚至长期从属于民主的、阶级
的社会革命运动。这一特点既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也给它带来某些局限。而
从另一角度看,女性文学创作本身即构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将女性文学发展置于这一总体格局中加以考察可以看到,百年女性文学创作所经历并仍在继
续经历着的.从根本上说,同样是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型。在这之中,传统主题意蕴向现代思想
内涵的转换占有重要位置。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尤为鲜明地标示着20世纪女性文学较之旧时代妇
07
收一日期;2001一04
作者■介:乔以钢(1953~)女,山西太原_凡,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2001年第4期 ·29·
女创作所发生的质变。
传统妇女文学的作者.大致由女皇后妃、女官官娥、名嫒闺秀、娼妓婢妾等阶层的女性构成,其
作品所包容的生活空间、思维空间以及心理空间一般来说比较狭隘。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创作所
表现的,主要是妇女在宫墙、闺阁、庭院等狭小圈子之内的个人情感,如离别之恨、遭弃之怨、寡居之
悲、相思之情,以及风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