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庄子语言观及其对道教内丹学的影响.pdfVIP

试论庄子语言观及其对道教内丹学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庄子语言观及其对道教内丹学的影响,道教内丹修炼,道教九转内丹功法,道教内丹,道教内丹术,道教内丹得先天一气,道教内丹学探微,道教内丹术代表人物,道教内丹修炼txt,道教的内丹修炼原理

维普资讯 一 、 正确认识庄子语言观 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之糟魄已夫!”桓 在道家经典 《老子》中有不少章节强调语言的 公 日:“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 局限性,如第 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说则死!”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 名。”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 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 ,得之于 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 间。臣不 字之 日道,强为之名 日大。”第 56章:“知者不言,言 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 臣,是以行 者不知”…… 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 老子的这些观点在 《庄子》中得到了更详细的 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魄已夫!” 阐释 ,如 《庄子 ·天道》: 庄子认为,这个寓言中的轮扁经过多年实践的 “得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 之于手而应于心”的 “数”(即体验)是不可以用语言 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 告知其他人的,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 这个寓言中,其实蕴含着貌似简单却常易被人 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 们忽视的深刻哲理 : 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乎,世人 众所周知,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的交际工 以形色名声为足 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 具,就在于它是一种符号,有指称事物的功能。语言 足 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 的基本单位是词,词同其所指称的事物之间其实并 识之哉! 没有必然的固有的内在联系,二者之间的指称关系 庄子在这段话中再次强调语言的局限性 ,认为 “意 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际中 “约定俗 之所随者”是 “不可以言传”的,似乎否定了语言的 成”的。不过这种指称关系一旦在社会 中确立起来 “传情达意”功能。庄子的这一观点站得住脚吗?为 就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同一个语言共同体的社会成 了证明这一观点,庄子接下来又讲了一个寓言: 员只能以特定的语词来指称与之相应的事物。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 词在指称事物的过程中形成了词义: “词义就 凿而上,问桓公 日:“敢 问公之所读者,何言耶?” 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 公 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 曰:“已死 对象在人们意识 中的概括反映。”①除去其 中的语法 1993年版 ,第 l4页。 ⑥ 邓玉民搜集:《瑶族七星灯度戒文书》,载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 ④ 参见 《瑶族度戒调查及其傩仪初探》,载 《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 史调查资料汇编》(五),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报11990年第 2期。 ⑩ 《道藏》第十八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⑤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版,第 年版 ,第 251—252页。 162—163页。 ⑩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⑥ 赵廷光:《论瑶族传统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版,第43—44 第 652页 。 页。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