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的成因与解析——兼谈“飞龙在天壶”创作中“因果类推法”的思维模式.pdf

“飞龙在天”的成因与解析——兼谈“飞龙在天壶”创作中“因果类推法”的思维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飞龙在天”的成因与解析——兼谈“飞龙在天壶”创作中“因果类推法”的思维模式.pdf

第46卷第3期 江苏陶瓷 V01.46.No.3 382013年06月 Ceramics June,2013 Jiangsu “飞龙在天的成因与解析 ——兼谈“飞龙在天壶”创作中“因果类推法”的思维模式 汤先武 (宜兴爱宜公司,宜兴214221) 摘 要 通过对紫砂壶艺中龙文化现象的研究,以“因果类推”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路径,进行“飞龙 在天壶”的形、意塑造。 关键词 龙文化;因果类推;飞龙在天壶 以“龙”作为紫砂壶艺创作题材的作品,自清代道光、嘉庆 鹰、虎等作为氏族图腾的综合性图腾.并逐步嬗变成今天的 年间出现.至今已是精彩纷呈。尽管自然界中没有这种生物的 “龙”。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了中华各民族几千年来相 存在,但“龙”作为一种神物、灵物、祥物,却在千百年漫长的中 互融合的、带有标志性的崇拜物。 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中,逐步完善又生动优美地固定下来.成为 “飞龙在天壶”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龙”的形象寓于壶艺 这个民族崇拜的对象。紫砂艺人怀着对“龙”的崇拜,将“龙”的 造型中,借引“吉祥、平安、幸福”的含义作为寓意,其依据源于 形象塑造在紫砂壶上。既显神圣。又呈吉祥,更可在使用过程 《易.乾》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语义,典出自有 中欣赏到龙文化艺术的美感。“飞龙在天壶”(见图1)采用“因 “众经之首,大道之源”的上古天书《周易》。《易·象》日:“天行 果类推”的思维模式进行设计制作.通过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 结合,使之相映生辉,让艺术美感迸发,既是对《易经》中“飞龙 复道也;‘活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在天”的一次演绎.也是将传统的龙文化形象引申到现代壶艺 因此.“飞龙在天壶”意在把中国古老的玄学神秘文化和 创作中的一次探索尝试和具体体验. 龙文化通过壶艺形式予以贯彻,以壶艺语言诠释《易.乾.文 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 也。” 2因果类推创新思维的走向 “龙”作为至高无上的神灵之物,在原始、封建社会.是帝 王之家和皇城宫廷的“专利”,平民百姓只能仰视.敬畏崇拜之 情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头. 紫砂壶艺作为一门民间工艺,自宋代发端,经元代到明、 清、民国时期,从日常生活器皿到赏用功能兼备的工艺品、艺 术品。以“龙”作为造型艺术形态和装饰的却很少发现.普遍是 图1飞龙在天壶 以自然界中常见的植物、动物等作为壶艺造型和装饰题材。在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