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许多阵风都要它抵挡”——略论穆旦晚年诗歌创作的精神资源.pdf
第 5期 总第 122期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学 报 NO.5 Vo1.122
2013年 9月 JOURNALOF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Sep.2013
‘有‘许多阵风都要它抵挡
略论穆旦晚年诗歌创作的精神资源
范家进 ,钱 霞
(1.浙江工商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杭州 310018;2.浙江工商大学 图书馆,杭J,i、I310018)
摘 要 :承受着个人和 国家诸多不幸的穆旦,在生命 的晚期忽然爆发 了一个小小的诗歌
创作高潮。这些诗歌凝聚着穆旦作为一个 “落难者”的人生体验,是诗人在非常年代里始终保
持开放的胸襟和眼光 ,充分承受优秀世界诗歌资源的沐浴、浇灌和洗礼的结果,也源 自于穆
旦身边那个小小诗友 圈的启发和激励。诗人 以此在 一个斫杀诗意 的时代里为 当代诗歌承续
了难能可贵的精神和艺术火种 。
关键词 :穆旦;晚年诗歌;精神资源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505(2013)05-0031_05
另一种欢喜是迷人的理想 ,
他使 我在荆棘之途走得够远,
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看它终于成笑谈 。
— — 穆旦 《智慧之歌》(1976年3月)
1976年1月的一个夜晚,仍属待罪之身的59岁的查 良铮 (当时有很多人都 已忘记他就是诗人穆旦)
骑 自行车去为下放 内蒙古的儿子打听招工消息 ,结果不慎摔伤了右腿 ,从此困居家 中,需靠双拐才能
在室内勉强行走。同一年 ,中国政治经历着剧烈 的震荡 ,且伴 随着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 ,紧邻唐山的
天津也受着地震的巨大连带影响。个人与社会 、政治与天相,似乎都越出了常轨 ,这在特别敏感的诗人
那里更不免构成某种不祥的启示。从这年3月开始 ,总体上几乎中断诗歌创作20余年 的南开大学图书
馆职工查 良铮又受到了诗人穆旦名字的召唤,开启了新一轮诗歌创作 的小小高潮 ,为我们留下了20几
首诗。《智慧之歌》就是这小高峰的开端之作 ,也是诗人一生智慧的结晶,是其一生坎坷履历与痛苦经
验的升华 。紧接着的 《演出》《友谊》《春》《夏》《秋》《冬》《有别》《沉默》和 《停 电之后》,可以说字字珠
玑 、篇篇精华 ,或从普通社会现象中洞悉人世真相 ,或从万古如斯 的四时风景 四季更替 中感悟千古不
收稿 日期 :2013—07一O1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类年度项 目(1313ZW152)
作者简介 :范家进 ,男,浙江开化人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 院教授 ,主要从事 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
钱霞 ,女 ,上海金山人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助理管理员 ,主要从事 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32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学 报 2013年
易的人生哲理和生命奇迹。其鲜明而独特的意象捕捉和提炼、与同时代知识体系迥然有别的题 旨和意
趣 、以及独创的诗行与结构方式等等 ,确实也构成了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一桩奇迹。深入这些诗歌的
内部堂奥 ,全面剖析这些诗歌的独创性艺术贡献远非笔者学力所能及 ,这里 只能取 “外部研究 ”的视
角 ,对诗人为何在那样特殊 的年份却能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能超越常识常规,甚至大大超越时代平均
数 ,做一点简要 的观察和思考 。
首先谈谈穆旦作为一个 “落难者”的人生体验。新中国的前一个30年由于紧绷阶级斗争之弦,社会
政治领域信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导致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政治运动中的落难者也就层出不穷、此起
彼伏。尽管20世纪50年代初 ,穆旦夫妇先后在美国取得硕士 、博士学位 ,具有在海外工作 的许多机会 ,
但他们还是于1953年初 回到祖国,并于 当年5月落户南开大学 ,将 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处于起步
阶段的新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 。穆旦在南开外文系也 以业务拔尖 、书教得好、译作丰盛而备受学生欢迎。
然而他却因为在 “鸣放 ”运动中发表 《九十九家争鸣记》等诗歌而在刊物上遭受批判 ;尤其是抗 日战争
中参加过 中国远征军并担任少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