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膜f2-isoprostanes及细胞膜流动性de研究学习资料.pdf
第36卷 第 3期 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Vol|36 No.3
2015年 5月 JOURNALOFSUNYAT—SENUNIVERSITY(MEDICALSCIENCES) Mav 2015
· 基础研究 ·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膜F2一isoprostanes及细胞膜
流动性的研究
刘一鸣 ,喻雄文2 ChristopherW.K.LAM,ChiBonLEUNG4,ChungShunHO。
(1.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核医学科 ,广东 广州 51008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部 ,广东 广州 510080;
3.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系,香港;4.香港中文大学 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香港)
摘 要:【目的】探讨建立血浆和红细胞膜 的iPF一llI评估血液透析 (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并研究细胞膜流动性与
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对49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和31例健康人检测其血浆和红细胞细胞膜F2-isoprostanes(--个特定的
同分异构体 iP 一Ⅲ)作为体内氧化应激评价的指标 ,同时利用DPH和 TMADPH评估细胞膜流动性作为一种间接的细胞
功能标志。 【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氧化应激增高,血浆 iPF一Ill(0.450±0.173与0.2364-0.107nmol/L、
P0.01)和红细胞膜 iPF一llI(32.5±7.9与25.7-48.7pmol/g,PO.O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病人红细胞膜流动性
降低 ,DPH (O.2302±O.0040与 0.2246±0.0046,P0.01) 和TMADPH (0.2710土0.0045与0.2647±0.0071,P
0.01),血浆的iP 一Ⅲ及红细胞膜流动性无相关 ;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膜的iPF扩Ⅲ与核心区域细胞膜流动性呈负相关 r=
0.630,P0.01)。在血液透析病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中发现,血液透析病人中的不同时段的红细胞膜上的iPF一Ⅲ的含量
较健康对照组增高,相对应红细胞的流动性减低。线性 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病人不同时段的红细胞膜 DPH流动性与红细
胞的膜 iPF 一III含量相关 (幼红细胞 r=0.491,P=0.015;成熟红细胞 r=0.563,P=0.004;衰老红细胞 r=0.460,P=
0.024)。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氧化应激增高的状态,此状态造成不同时段的红细胞膜的表面及核心区域的均
受到损害。通过检测红细胞膜的iPF2a—III可以评估体内红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指标。
关键词:氧化应激 ;iPF2a—III;F2一isoprostanes;细胞膜的流动性;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 :R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54(2015)03—0327—11
ErythrocyteM embraneF2-isoprostanesRelatetoM embraneFluidityinPatients
onLong-term Hemodialysis
LIUYi—ming。,YU Xiong.wen ,ChristopherW .K.LAM ,ChiBonLEUNG ,ChungShunHO
(1.DepartmentofNuclearMedicine,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080,
China;2.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TheFirstAmliatedHospitalof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080,China;3
DepartmentofChemicalPathology,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PrinceofWalesHospital,Shatin,N.T.,HongKong,
China;4.DepartmentofM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组大肠杆菌产NAD激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pdf
- 重组大肠杆菌共表达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发酵条件优化.pdf
- 重组小鼠+IL-33成熟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pdf
- 重视实验几何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简介.pdf
- 重述 转写——歌剧《原野》叙事片论学习资料.pdf
- 重金属诱导拟南芥原生质体dna损伤de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学习资料.pdf
-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的方法改进.pdf
- 金刚石刀具de圆柱母光栅微加工基础研究参考文献.pdf
- 金属导体直流电能的输运过程研究.pdf
- 金属纳米簇应用于环境分析中的研究进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