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的篇章零形回指歧解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傳》的篇章零形回指歧解例.pdf

《左傳》的篇章零形回指歧解例 ·59 · 《左傳》的篇章零形回指歧解例** 華建光 【摘 要】《左傳》有些文句存在篇章零形回指歧解。本文擇取其中四個典型例子,運用現代篇章學和句 法學分析方法完成排除歧解工作,在此基礎上歸納了篇章零形回指排歧的基本步驟。 【關鍵詞】零形回指 歧解 《左傳》篇章分析 句法分析 引 言 衆所周知,元典文獻有許多文句都存在多種解讀,而且這些歧解還時常伴隨史實認定或義理闡發的差 异。面對這些歧解句,我們迫切需要引入一些合適的標準和方法來判定哪些解讀絶對不可能,哪些解讀更爲 恰當。顯然,這是一項綜合的工作,關涉到語言、史實、義理等多個層面,而每一層面的標準又有所不同,其評 判結果自然也不盡相同。但不管如何,一個恰當的解讀,首先應在語言層面能站住脚,至少得做到“文從字 順”;否則,立論再高也應弃而不從。基於此認識,我們認爲有必要充分借鑒和吸收現代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 ① 對歧解句進行更爲深入精微的語言分析。在這方面,蔣紹愚先生《〈論語〉的閱讀與理解》(2012)一文做了一 次示範性的探索,該文運用現代詞義學和句法學方法成功解决了《論語》七個歧解個案,這些歧解大都源自不 同的詞義理解。但事實上,即使詞義理解相同,也還是會産生歧解,篇章零形回指歧解即屬此類。本文擬沿著 蔣文的研究路向,運用現代句法學和篇章學方法去解决《左傳》的篇章零形回指歧解例。這些歧解用例取自 《春秋左傳正義》、《春秋左傳舊注疏證》以及以《經義述聞》、《群經平議》爲代表的清人學術札記(竹添光鴻《左 氏會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等近人專著中提出的新解,暫不納入研究範圍),共約二十例。限於篇幅,本文 只選取其中的四個典型個案來展示篇章零形回指的排歧方法和步驟。 那麽,何謂篇章零形回指(ZeroDiscourseAnaphora,ZDA)?這需要從回指(Anaphora)說起。大致而言,若 篇章小句中某指稱表达式(甲)的具體指涉需要參考語境中(主要是上文中,但也不排除下文中)其他指稱表达 式(乙)才能完成釋義,我們就說甲乙兩指稱表达式存在回指關係,其中甲稱爲回指語(Anaphor),乙稱爲先行 語(Antecedent)。若回指語和先行語位於同一篇章小句內,則稱爲句內回指(SententialAnaphora);若兩者分屬 不同的篇章小句,則屬於篇章回指(DiscourseAnaphora)。不管是回指語還是先行語,都可按照形式粗略分爲 名詞語形式(FullylexicalNP)、代詞形式(PronominalizedForm)和零形式(ZeroForm)三類。因此,所謂篇章零形 回指,指的是回指語和先行語分屬不同小句且回指語采用零形式的回指現象。爲便于理解上述一系列術語, *本文是殷國光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左傳》篇章零形回指研究”(批准號11BYY074)的階段性成果。初稿曾在中國語 言學會第17界年會(2014年9月12-16日)上報告,會上李無味、張其昀諸先生就文章論證結構和可讀性提出了諸多中肯建議,修 改稿多有吸納。修改期間,又多次得到殷國光師的悉心指點。此外,文章中有些討論用到了課題組成員劉文霞和鄭路的統計數 據。在此一並致以謝意。文中謬誤概由作者負責。 ①收于蔣紹愚:《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續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300~322頁。 ·60 · 《国学学刊》二○一五年第三期 ① 請比較以下二例: 1[禹、湯]i罪[己]i,2[其]i興也悖焉;3[桀、紂]j罪[人]k,4[其]j亡也忽焉。(莊公11.2) 1初,[公]i築[臺]j,2Φi臨[黨氏]k,3Φi見[孟任]l,4Φi從[之]l。(莊公32.4) 莊公11.2例共有四個篇章小句,除第三句外,其餘三句均存在回指,其中:第一句的代詞“己”,其具體指涉 需要根據“禹、湯”來完成釋義,回指語和先行語屬於同一小句,因而屬於句內代詞性回指;第二句和第四句的 回指語爲“其”,先行語分別出現在第一小句和第三小句,因而屬於篇章代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