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制度的内在困结与进路破解.pdfVIP

人民调解制度的内在困结与进路破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调解制度的内在困结与进路破解.pdf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l卷第3期 OF UNIVERSrIY(SocialScienceEdition)V01.21No.32015 JOURNALCHONGQING doi: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3.014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蔡维力,郭甜.人民调解制度的内在困结与进路破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4—120. Citation Tian.Theinherentdifficultiesand ofthe mediation of Format:CAIWeili,GUO breakthroushPeople’S system[J].JournalChongqing Science 14—120. Edition,2015(3):l University:Social 人民调解制度的内在困结与进路破解 蔡维力,郭甜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C 摘要:当下人民调解制度已无可逆转地走向凋萎,加之人民群众的“法意识”从模糊走向具象,亦加剧了 “诉讼爆炸”现象。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似一股“学术运动”,一度引人瞩目,但终因与 诉讼制度不衔接、零散不成体系等原因而深陷泥淖,众多人民调解组织处于半工作甚至闲置状态。文章以 法院功能改革为切入点,构建立体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行柔性司法,让法院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的程序 服务,赋予并尊重当事人解决纠纷的自主性。它的推行可有效缓解诉讼压力,深入化解矛盾,稳定社会,满 足群众对多元化纠纷解决之方式的需求,也是人民调解制度改革与前进的价值坐标。 关键词:柔性司法;立体化纠纷解决机制;程序选择权;人民调解;自主纠纷解决 中图分类号:D9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5)03-0114-07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内在困结及其原因分析 源于中华“和”文化之传统、形制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时期并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逐 步完善的人民调解制度,久负盛名,被誉为“东方经验”。改革开放后,它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Alternative Dispute 已悄然凋落,学术界也没有人愿意承认它已到穷途末路。然而,统计数据表明,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纠纷 1.7:1…。如果这一统计数据是确实的,那么它说明在近30年间,人民调解在民事纠纷解决中的受案贡献值 缩减了lO倍,也说明近30年来诉讼在民事纠纷解决中的受案贡献值较之人民调解增加了lO倍。“从全球 ‘公民社会’的大背景看,近30年来的调解发展都呈现出‘国退民进’态势,社会调解的全球性发展得益于各 国鼓励调解丰富性和多样化的举措,反之如果国家始终让社会调解在逼仄空间生存的话,调解就会僵化、萎 缩甚至死亡”[2]。一个凋萎,一个不堪重负,曾被西方学界称为“东方一枝花”的中国人民调解制度已然成 为“昨日黄花”。 人民调解制度“日渐凋萎”或可说是一个令人十分惊诧的结论,面对上述统计数据,经历这场“学术运 动”的人也许更愿相信人民调解制度只是“回归理性”而已,还谈不上是走向衰落,更罔论已到穷途末路。相 信人民调解制度只是“回归理性”的论据可能是:一方面,上述统计数据本身只是表明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 的纠纷总数与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的总数在近30年中的“相对”比重大幅下降,其绝对值并未丧 失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上述统计数据表现出来的人民调解阵地的退缩也许只是其“季节性”的凋零或者是 它在与时俱进的调整中出现的短暂振荡,待到时机成熟时将会出现反弹。然而,我们坚持用“日渐凋萎”这 修回日期:2014一11一04 作者简介:蔡维力(1964一),男,江苏宿迁人,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及知识产权诉讼法研 究;郭甜(1989一),女,山东济宁人,重庆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蔡维力,等 人民调解制度的内在困结与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