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中的三种爱智生活——苏格拉底的“临界之思”初探.pdfVIP

城邦中的三种爱智生活——苏格拉底的“临界之思”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邦中的三种爱智生活——苏格拉底的“临界之思”初探.pdf

2015年5月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May.2015 of 第33卷第3期 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oumalHainan V01.33No.3 University 城邦中的三种爱智生活 ——苏格拉底的“临界之思初探 贾冬阳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海H570228) [摘要]希腊城邦的“爱智之人”不只一类,有耽于纯粹静观探究自然的“自然学家”,有意欲改变 世界移风易俗的“智术之师”,当然还有“知一无知”的苏格拉底式的“临界哲人”。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 底所展现的哲人身姿让世人看到,城邦中的三种爱智生活其实是一种微妙之“二”——作为“爱智能”之 结果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同一”与“爱智术”之结果的“虚无主义”并不构成真正的两极,二者恰恰是一体 两面,互为因果。真正对其构成哲学审断的,乃是因“知一无知”而“爱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临界之 思”。 [关键词]苏格拉底;柏拉图;阿里斯托芬;泰阿泰德;智术师 502.232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志码]A “哲学”(叭入。叮o‘pId)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爱智慧”。那些亲自观察“自然”并将观察经验上升为抽 象理论之人也因此被称为“爱智之人”((pL入6叮o‘po。)。但众所周知,“爱智之人”不只一类,有耽于纯粹静 观探究自然的“自然学家”,有意欲改变世界移风易俗的“智术之师”,当然还有“知一无知”的苏格拉底式 的“临界哲人”,如何理解此间差异? 最初,“爱智之人”被称为“论述自然的人”,以区别于“论述神的人”。因此,哲学最早的主题是“自 然”,而非“习俗”…2。但据说,苏格拉底扭转了“哲学的朝向”,他将哲学从“天上”降至“大地”,并置于被 生死善恶围困的人世,哲学自此事关诸如城邦与政制、操持与礼法、灵魂与正义……④,在这个意义上,无 论苏格拉底是在监狱中把哲学看成践行生死之举,还是在阿伽通家里把哲学等同于“爱欲”并进而思考 “整全”,都是这一“转向”的结果——从“自然”转向“人世”。在这个意义上,探问“哲学是什么”,就与如 何理解苏格拉底密不可分。 但,苏格拉底是谁?或者说,苏格拉底具有怎样的哲人面相? 据说要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要的资料来源有4种,其中占时间之先的是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 记述最丰的则是柏拉图的35篇对话录。但奇诡的是,二者笔下的“苏格拉底形象”却迥然相异。阿里斯 托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具有“双重面目”或者说是“两种爱智者”的合体:既是生活在云端、具有探索天上地 下奥秘之卓越“智能”(intellect)并因此超离城邦政治生活的“自然学家”,又是混迹市井,凭靠“智术” (sophistry)移风易俗贩卖意见败坏青年的“智术之师”。似乎是专门针对阿里斯托芬,柏拉图则让人看到 完全不同的哲人面相:自己的老师既非“爱智能”的自然学家,亦非“爱智术”的新派智识人,而是因“知一 无知”而“爱智慧”的“居间者”口J22——这个“苏格拉底”声称自己对自然哲学一无所知,当然更是智术师 的死敌M”63‘㈦。但令人惊讶的是,柏拉图和阿里斯托芬笔下面相如此迥异的苏格拉底,却有着相同的命 运——都被城邦判处了“死刑”。只不过,一个被烧死在舞台上,一个饮鸩狱中。何以如此? [收稿日期]2013—12—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X046);海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ZXBJH—XK027) [作者简介]贾冬阳(1977一),男,吉林松原人,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古典诗学与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①在施特劳斯看来,苏格拉底的“第二次起航”开龟8了对自然事物的新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诸如正义的自然或理式,或者说 自然的正义,以及人或人的灵魂的自然,是比诸如太阳的自然更为重要的。”参见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 天然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