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两种水栖萤火虫生物学及行为学与研究.pdf

中国大陆两种水栖萤火虫生物学及行为学与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文摘要 萤火虫既足一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资源昆虫,也是一种能够捕食多种有害 生物的天敌昆虫。同时还是研究生物发光与两性交流的一种模式昆虫。作者从 2000-2005年对中国大陆两种水栖萤火虫的形态、生物学、行为学及其对钉螺的控 制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中国大陆水栖萤火虫一新记录种和一新种记述 对日本及中国台湾的6种水栖萤火虫进行总结,在中国大陆发现了一水栖萤 将其命名为雷氏黄萤Luciola le#sp.nov.。该种最显著的特征是:前胸背板、小盾 片及鞘翅均为橙黄色。这一特征与水栖萤火虫条背萤类似,但条背萤的鞘翅末端 上的发光器呈“v”形,LuciJaii第6腹节上的发光器呈带状。 2.中国大陆2种水栖萤火虫外部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两种水栖萤火虫成虫除发光器外形态较相似,但幼虫形态差异较大。条背萤 l一2龄幼虫具有7对呼吸鳃,扣6龄幼虫无呼吸鳃;雷氏黄萤幼虫各龄幼虫形态差 异不大,腹部1~8节的侧板区具有s对二叉的呼吸鳃。两种水栖萤火虫幼虫的头 部结构相似,均具有3节发达的触角及镰刀状发达的上颚。两种水栖萤火虫幼虫 均具有位于尾节腹面的腹足结构,但数量及结构相差较大。 3.两种水栖萤火虫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条背萤生活在水草较多的池塘、湖泊和流速缓慢的河流中,而雷氏黄萤生活 在水流缓慢或静止的小河,沟渠中.两种水栖萤火虫1年均发生I代,以幼虫在 水中越冬,4月底至5月初老熟幼虫开始上岸化蛹。成虫均5月上旬至9月中旬发 和凸旋螺Gyraulu8 Oncomelania clarkii、中华绒毛 hupensis。条背萤的天敌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蟹EriocheJr idPllus等;条背萤幼虫寄生性真菌 Mnensis、草鱼Ctenopharyngadon 雷氏黄萤成虫天敌为一种结网蜘蟓前齿肖蛸Tetragnathapraedonia。 4.中国太陆2种水栖萤火虫行为学研究 1)条背萤幼虫游泳行为 利用摄像机对条背萤幼虫的游泳行为进行了研究.条背萤1—2龄幼虫可短时 间在水面上仰泳,主要在水底或水中的植物上爬行;3巧龄幼虫可短暂在水底潜行, 主要漂浮在水面上仰泳。幼虫游动时身体腹面朝上,呈仰泳姿态,足向后划水a 611S。 幼虫仰泳时足共有8种运动姿势。幼虫仰泳时足摆动一个周期所需时间为O 腹部末端可上下左右摆动,当幼虫向前游动时,尾部上下摆动一个周期所需时间 85111,hr。仰泳中的幼虫改变方向时,头部和尾部同 为1.795s。幼虫的游泳速度为o 时向身体的一侧弯曲。当头部与尾部呈近90’时,幼虫用力将尾部伸直,此时水 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继续推动幼虫转向,幼虫转向的范围为0-90。。 2)雷氏黄萤幼虫防卫行为 leii幼虫受惊扰时易从中,后胸及第卜8腹节两侧翻出1对 雷氏黄萤Luciola “叉”状白色或浅黄色腺体,同时发光并释放出类似于松香味的防卫性化合物. 幼虫每次受惊扰时翻出腺体的部位及数量不同,最多可翻出20条。通过解剖、扫 描及透射电镜等形态学观察,发现幼虫腺体翻出部位位于中、后胸及第1-8腹节 侧板、呼吸鳃上方,其开IZI形状类似“眼睑■腺体为“叉”状囊形,在幼虫体内 卷曲、皱褶,游离在血淋巴中。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幼虫防卫性腺体释放出的防卫性化合物进行了研 究,雷氏黄萤幼虫腺体释放出的防卫性化合物可能的组分有:a一蒎烯、B一杜松烯、 土青木香烯、T.萜品烯、萜品油烯,3.蒈烯、2.非兰烯.马鞭烯酮,优香芹酮、3- 亚甲基环戊基乙酮、缘叶烯,13一人参萜烯。其中,一种化台物Y·菇品烯自幼虫释 放的混合物中被鉴定出具有防卫作用. 3)两种水栖萤火虫闪光求偶及两性闪光信息交流 利用自行设计的萤火虫图像采集模拟系统研究了条背萤及雷氏黄萤闪光求偶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