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18 齐桓晋文之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
18齐桓晋文之事
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为齐国未来描绘的社会蓝图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本文记叙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
2指出下列句式的用法。
(1)莫之能御
(2)百姓之不见保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未之有也
答案 (1)宾语前置(2)被动句(3)状语后置(4)宾语前置
孟子的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说理充分,气势磅礴,试以本文为例,体会孟子的散文特色。
提示 ①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使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
②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的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③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3.重要句子的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爱护)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喜爱)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爱惜)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论语》)(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 课题1、细胞的增殖学案 人教版.doc
- 高中生物 遗传与进化习题答案与提示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6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生物《生殖健康-生物科学与健康》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选修2.doc
- 高中生物《生殖健康》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