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任安书 教师用稿
《报任安书》讲学稿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学习重难点? 1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 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步骤简介 1).写作背景 司马迁(前145前86?)38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7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此文是司马迁54岁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巫师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汉武帝时,女巫教宫人埋木偶免灾。帝病,负责护卫京城的佞臣江充谓帝崇在巫蛊,因于宫中掘地搜查。江充与戾太子刘据有嫌隙,遂诬称在太子宫得木偶甚多。太子畏惧,起兵捕杀江充,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太子失败自杀)。任安当时任北军使者护军(掌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司马迁于是写了这封回信。 此文中,司马迁以极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写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和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他为实现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此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文学观,本文也有重要价值。 2).课文说明 原文较长,课文是节选的。开头删去了说明回信迟的原因部分。其下司马迁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意为婉言表白自己不能为任安辨白而难行施救,并不是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武帝刚愎自用,不爱谏言,而司马迁所惜非生命,而惜《史记》之未成。)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较长,课文亦删去。课文主要节选此文的下半部分,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已志”这个主题。课文可分为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复信之由。 这一部分由任安要求作者“推贤进士”(即替任安“说情”的委婉说法)以及“若望仆不相师”,道出“仆非敢如此”之旨,并由此引出自陈已志。 第二部分():陈述自己遭极辱而不自杀之事由。 其中第一层(第自然段),说明自己不轻死而择受极辱之事情。这一层中,先叙祖先职务不为天子所重,而自己受诛而死不能被认为是为名节而死,而人之死当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故不轻死。接着在说明自己受极辱之后,列举王侯将受辱后不自杀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辱后已不能再为名节而死(要为名节而死,在受刑前就该自杀)。 第二层(),表明自己受辱不死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这一层中,先说自己并不是因为顾及亲人家庭,也不是没有自杀的勇气,而是因为自杀就断送了自己生命价值所在的事业。于是为了完成心愿,他超越为名节而死的一般观念,抛弃庸碌一生而死之俗念,为文采显露于后代,让历史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历苦难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三部分(第自然段):进一步说明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 列举古圣贤(“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发愤有为之事,以佐证自己选择之确。 (第自然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写作目的,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它。——再一次证明自己所择是超越庸凡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部分(第自然段):抒写痛辱愤郁之心情,再点复信之意(言无从“推贤进士”之苦衷)。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都) 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现露) 失(yì):通“佚”,放失旧闻散乱的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历史记录)6、则仆偿前辱之责(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词类活用1、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2、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3、尘埃:在尘埃之中(名作状,像尘埃一样轻贱)4、粪土:幽于粪土之中(我作状,象粪土一样的牢狱)一词多义1、仆:(pú)若望仆不相师(谦称自己,我)(pū)前仆后继(倒下)2、固:请略陈固陋(固塞)固主上所戏弄(本来)3、阙:(quē)阙然久不报(隔了很久)(què)不知天上宫阙(宫殿)古今异义的词(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情意。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诚恳,恳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