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数发明的历史
对数发明的历史
1、对数发明的背景
16世纪前半叶,欧洲人热衷于地理探险和海洋贸易,需要更为准确的天文知识,而天文学的研究中,需要大量烦琐的计算,特别是三角函数的连乘,天文学家们苦不堪言。
德国数学家约翰·维尔纳首先推出了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即
sinα·sinβ=[cos(α-β)-cos(α+β)]/2 ,
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 .
1, 2, 4, 8,16,32,64,128,256,512,1024,2048, 4096,8192,1638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德国数学家Stifel (1487~1567)在观察上述两个数列时,称上排的数为 “原数”, 下排的数为“代表数” (德文Exponent) , Stifel发现,上一排数之间的乘、除运算结果与下一排数之间的加、减运算结果有一种对应关系。Stifel指出:“欲求上边任两数的积(商),只要先求出其下边代表数的和(差),然后再把这个和(差)对向上边的一个原数,则此原数即为所求之积(商)。”比如,计算16×1024,只要计算16的“代表数” 4、1024的“代表数” 10之和4+10=14,再查出与“代表数” 14相对应的“原数” 16384,就得到16×1024的乘积。实际上, Stifel已经掌握了对数运算法则,因为Stifel所谓的“代表数”,本质上是“原数”以2为底的对数。
说明:上一排原数可写为以2为底的指数函数,则数列对为: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214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则16×128实际上就是24×27=24+7=211=2048。
此法可推广到任何二个数的乘除运算。比如计0aX, 0aY,0aX ×aY=aX+Y。
这里x(以a为底的)对数,y是0(以a为底的)对数。底a是可以任意指定的,我们指定a=10,则只要查表得到这二个数的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 x=lg7.2540943323和y=lg0-1.0807066451,计算x+y=6.1733876872,再查表得6.1733876872的(以10为底的)指数函数,106.1733876872=1490691.1983就得到乘积。
这就是后来的“对数简化运算”的方法。但由于当时没有分数指数的概念,人们还完全想不到这样的原理。Stifel尝试做任何两个数乘除时,遇到用数列不能解决的情况,他感到束手无策,他说:“这个问题太狭窄了,所以不值得研究”,只好“鸣金收兵”。 3、对数的发明
对数的概念,首先是由苏格兰数学家John Napier(纳皮尔,1550~1617)提出的。那时候天文学是热门学科。可是由于数学的局限性,天文学家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去计算那些繁杂的“天文数字”,浪费了若干年甚至毕生的宝贵时间。Napier也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他感到,“没有什么会比数学的演算更加令人烦恼……诸如一些大数的乘、除、平方、立方、开方……因此我开始考虑……怎样才能排除这些障碍。”经20年潜心研究大数的计算技术,他终于独立发明了对数,并于1614年出版的名著《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Mirifici logarithmorum canonis descriptio),中阐明了对数原理,后人称为纳皮尔对数(NaplogX)。这让他在数学史上被重重地记上一笔。1616年Briggs(亨利·布里格斯,1561–1630)去拜访Napier,建议将对数改良一下以10为基底的对数表最为方便,这也就是后来常用的对数了。可惜Napier隔年于1617年春天去世,后来就由Briggs以毕生精力继承纳皮尔的未竟事业,他于1619年发表了《奇妙对数规则的结构》,于书中详细阐述了对数计算和造对数表的方法,1624年出版了《对数算术》一书,公布了以10为底的14位对数表,并称以10为底的对数为常用对数。
对数表这一惊人发明很快传遍了欧洲大陆。开普勒利用对数表简化了行星轨道的复杂计算。伽利略发出了豪言壮语:“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宇宙来。”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对数用缩短计算的时间来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对数表曾在几个世纪内为数学家、会计师、航海家和科学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老住宅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管理方案.docx
- 专题06 阅读理解七选五 (解析+词汇+变式+技巧+模拟) -2024年1月浙江首考英语卷深度解析及变式训练 (原卷版).docx VIP
- DGJ32/TJ 212-2016 江苏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oc VIP
- 部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 VIP
- 传感技术及智能传感器的应用课件:传感器的发展历史.pptx VIP
- 高考-英语单词3500分类记忆.pdf VIP
- UPS供电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ppt VIP
- 消防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575页).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