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花芒毛苣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OF
STUDIESONCHEⅦCALCONSTITUENTS
AESCHYNANTHUSMoNINGERlAE入NDKNnO烛芦心≮飞
ACTIVITY
Author:LiuHuixin
Masterof
Degree: Science
Major: OrganicChemistry
Dregree Normal
Awarding:Zhejiang University
and
Prof.YuanKe
Supervisor:Prof.Cheng
Cungui
Submission 2012
Date:May
红花芒毛苣苔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
红花芒毛苣苔∞eschynanthus
(Gesneriaceae)芒毛苣苔属(Gesneriaceae
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4种,多见于南部和西南部。对于各
种炎症、咳喘、疮疖、风湿、跌打、烫伤、蛇虫咬伤及妇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本论文以红花芒毛苣苔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开发利
用红花芒毛苣苔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1、对红花芒毛苣苔全株采用70%甲醇室温下浸泡提取,并通过溶剂萃取法
HP一20、
将粗提取物分成乙酸乙酯、『F丁醇和水三个不同极性的部位。应用Diaion
LH.20、MCI.GelCHP一20、RPl
ToyopearlHW-40、Sephadex 8及硅胶等柱色谱法
对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进行了较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15个
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手段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了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
它们分别为:5;7.二羟基.8一C.B.D一葡萄糖色酮碳苷(I);5.羟基.7,4’一二甲氧基黄酮
C
3’,4’.四羟基…6 p.D一葡萄糖二氢黄酮醇碳苷(IV):5,7,3’,4’一四羟基一6。C.p—D一葡
C
萄糖黄酮醇碳苷(V):5,7一二羟基…6p—D.葡萄糖二氢黄酮碳苷(Ⅵ):2,3,19,24一四
(xR)。其中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红花芒毛苣苔70%乙醇粗提物、石油醚萃取部位、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水部位及水部位通过大孔树脂柱的10%甲醇富集部位、30%
甲醇富集部位、50%甲醇富集部位、70%甲醇富集部位中的总黄酮及总酚酸的含
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DPPH和FRAP两种分析方法对以上各部位的体外抗氧化
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总黄酮、总酚酸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
相关性分析。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的高低顺序:水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70%
粗提物石油醚部位; 30%甲醇富集部位50%甲醇富集部位10%甲醇富集部位
30%甲醇富集部位50%甲醇富集部位
酯萃取部位70%粗提物石油醚部位;
体外抗氧化活性两两之间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红花芒毛苣苔中总黄酮、总酚酸
类化合物对其抗氧化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花芒毛苣苔:化学成分;总黄酮;总酚酸;DPPH;FRA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子液体辅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镁及其储氢性能研究.pdf
- 离子液体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影响因素及性质.pdf
- 离子色谱法定食品、药物及烟草中磷硫含量的应用研究.pdf
- 离子色谱法定海水中营养物质的研究.pdf
- 离子表面修对纳米znsmn<'2+>溶胶发光性质影响的研究.pdf
- 离散映射的力学行为.pdf
- 离子迁移调氧化钨纳米线电输运性能.pdf
- 种子生长法备复合型纳米晶及其形貌控制研究.pdf
- 移动ad oc网络路由信息安全研究.pdf
- 移动机器人联网络控制系统的研制.pdf
- 纤锌矿氮化半导体杂质态的结合能及压力和极化子效应.pdf
- 纤锌矿结构n<,x>ga<,1-x>n中的光学声子及其电子声子相互作用.pdf
- 纤锌矿结构化物混晶中的极化子和光学声子.pdf
- 约束系统的子正则对称性及其在超对称chern-simons理论中的应用.pdf
- 级联awg色散补偿系统的传输理论分析.pdf
- 纯电子等离体潘宁阱实验装置的研制.pdf
- 纯linb<,3>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缺陷问题以及对晶体生长改进的若干看法.pdf
- 纯手性三吡氨基酸配体构建的手性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pdf
- 纳微米结构空zro2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pdf
- 纳微米多级构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