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3a存在性和门槛效应分析.pdf

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3a存在性和门槛效应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工资上涨与劳动生产率提升相互影响及其促进机制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研 究课题,工资上涨实现与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同步是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 证。本论文的研究基于以下事实与假设: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 呈逐渐下降趋势;实际平均工资的上涨率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之间存在“剪刀 差”;工资上涨与劳动生产率提升存在内在关联。 在综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和分析了工资增长推进劳动生产率的五 类机制,即要素替代、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工资和创造性破坏效应。 在归纳总结我国整体、不同所有制结构企业、各类行业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 工资上涨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时间序列演进的特点以及两类指标内在关联性的基 础上,利用协整方法分析了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关联,并构建VAR模型对 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回归系数的Johansen协整 检验中,因变量全员劳动生产率能被三个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它们之间存 有稳定的均衡联系;在VAR模型检验中,各方程的判定系数均高于0.99,拟合 效果良好,VAR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同所有制单位平均工资 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全员劳动生产率对自身和平均工资 单位标准差新息的响应快速而且显著,远高于平均工资对它的冲击及各类所有制 单位平均劳动报酬之间的影响。 之后,借鉴Hansen“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2000.2011年31个省级行政区不 同所有制单位平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有单位的 单--f-j槛、双重门槛和三重门槛效果都非常显著,城镇集体单位的双重门槛效果 非常显著,而其他单位的单-I-3槛效果非常显著。根据门槛值将不同所有制单位 分成多个工资区间。国有单位在低工资和次低工资状态下,参数(It值不显著,从 而出现“低工资.低创新”困境,当工资处于次高状态下,参数Q值最大为1.041, 并且在l%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工资对生产率的积极影响最大;城镇集体单位 的估计结果与国有单位比较相近,即在低工资和高工资区间下,参数值不显著, 而在低工资与高工资之间参数值显著;其他单位中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小的 多,当其他单位处于低工资状态下,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0.012,未通过 5%的显著性水平。 最后,就我国工资上涨如何实现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工资上涨与“用工荒” 现象的解决以及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如何提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提出了对 策建议,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平均工资; 脉冲相应分析: 门槛效应; VAR II ABSTRACT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betweenriseand increaseandthe salary productivity momentumbehindhas beenahotresearch rise to long focus.Salarycorresponding the increaseisacrucialinsuranceforthe productivity sustainableeconomic growth. Thisthesisiswritten basedofffromthefactsand asfollows:Thelabor assumptions ofChinese citizensis on trend compensation inthe ofthe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