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核心基因比评价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的关系.pdf
Classified Index: CODE: 10075
U.D.C.: Q93 NO: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Science
Evalu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igher Taxa of Bacteria Domain by
Comparison of Coregenes
Candidate : Zhang Weiwei
Supervisor : Prof. Lu Zhitang
Specialty : Microbiology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Master of Science
University : 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 June, 2012
摘 要
摘 要
目前,国际上公认和普遍采用的原核生物分类系统是根据16S rRNA 序列同源性建
立的系统发育体系。在当前的分类系统中,高等级分类阶元的界定尚无明确标准,主要
依据其能否在 16S rRNA 系统发育树中形成独立分枝。然而随着新物种的发现及研究的
深入,仅根据 16S rRNA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当前细菌域多个高等级分类阶元间的关系
无法准确界定。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方法的出现,为从新
的角度进行细菌域系统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在基因组水平寻找新的
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系统发育标记分子,同时利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重建更
能反应细菌域自然进化关系的分类体系是当前细菌系统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通过筛选细菌基因组内 206 个核心基因编码蛋白,得到域水平系统发育标记
分子 56 个,门水平标记分子 108 个。其中,近半数的标记分子为核糖体蛋白。考虑到
该类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并与 rRNA 共同构成核糖体,且已有研究表明,该类蛋白
分子与 rRNA 进化相关,甚至可以反映基因组的进化,因此,本研究将核糖体蛋白与筛
选得到的其他核心蛋白分别作为一个整体用于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将该结果与基于 16S
rRNA 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相比较,探讨当前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核糖体蛋白和其他核心蛋白构建的细菌域高等级分类
阶元间的关系与当前细菌域分类系统基本一致,且系统发育树各节点有高自荐值支持,
拓扑结构稳定,受不同分析方法影响较小。而基于 16S rRNA 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局部拓
扑结构高度不稳定,因此,无法推导出相应分枝处高等级分类阶元间可靠的系统发育关
系。核心蛋白系统发育组学方法的应用,为细菌域高等级分类阶元间关系的确定提供重
要依据,其优势在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放线菌门、变形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中表现尤为突出。
作为传统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特征序列研究在细菌进化中表现出了明
显的优势。本研究发现了 α-变形杆菌纲、拟杆菌门、绿屈扰菌门的特征性插入/缺失序
列(indel 序列),为相应类群内菌株的归属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同时,发现放线菌门
23S rRNA 中存在的原认为门水平特征indel 序列实为放线菌纲成员所特有。
关键词 细菌域 核心基因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特征序列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16S rRNA-based hierarchical system is consi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具杀线虫活性植内生细菌和根际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效研究.pdf
- 典型阔叶红松林要乔木树种种子及幼苗更新动态.pdf
- 养殖对虾病毒性行病学调查及高通量基因检测芯片的研究.pdf
- 内切β--1,--葡聚糖酶基因在黑曲霉中的同源表达.pdf
- 内源性大麻素物anandamide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舒张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pdf
- 内生真菌感染对主禾草盐碱耐受性的生理生态影响.pdf
- 内皮-单核细胞活多肽Ⅱ选择性增加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和机制.pdf
- 内蒙古草原主要群种大针茅和克氏针茅干扰响应策略和竞争力比较研究.pdf
- 内蒙古高原跨地分布红砂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pdf
- 军曹鱼Hepcdin基因全长克隆、组织分布及原核表达分析.pdf
- 利用核糖核酸干技术获得含高支持链淀粉且抗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pdf
- 利用植物资源和生真菌防治Meloidogyne incognita效应的研究.pdf
- 利用模式生物秀隐杆线虫对植物提取物抗衰老的研究.pdf
- 利用甘蔗废糖蜜酵生产L-乳酸的初步研究.pdf
- 利用重组自交系体定位水稻精米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QTL.pdf
- 利用高蛋白解脂罗维亚酵母转化菊粉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pdf
- 利迪链霉菌A0高产纳他霉素工程菌的选育.pdf
- 刺参(Aposichopus japonicus)在氨氮胁迫下解毒代谢途径与生理健康评价技术的研究.pdf
- 刺参对不同溶氧平和干露的生理生态学响应及其机理研究.pdf
- 刺参池塘养殖环中几类细菌的周年变化规律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