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转基因对栽稻和杂稻适合度的影响.pdf

抗虫转基因对栽稻和杂稻适合度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抗虫转基因对栽稻和杂稻适合度的影响.pdf

摘 要 全球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15%的人u处于饥饿或营养 不良的状况。而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缓解伞球粮食安伞问题,因而转基 因生物技术和转基因作物在近20多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抗虫 转基因作物是应用较广的转基因作物类型之一,·吁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l5% 和总收益的40%。2009年底,两个转基凶水稻品系华恢1号和Bf.籼优63获得 了我国农业部颁发的生物安全证书,表明抗虫转基冈水稻即将进入商品化种植阶 段,这为防治水稻虫害,降低产量损失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抗虫转基囚水 稻的商品化种植面临两个问题:(1)如何对抗虫转基因水稻进行科学的管理,以 最大化地利用抗虫转基因水稻的优势;(2)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商品化种植,有-口J‘ 能导致环境生物安全问题,尤其是转基凶逃逸导致的生态风险,必须对其科学地 进行评价。 在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内分布着普通野生稻、杂草稻等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 它们与栽培稻可通过天然杂交发生基因漂移。随着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商品化种 植,人们担心抗虫转基因逃逸到普通野生稻或杂草稻群体后会改变其适合度,进 而导致环境生物安全问题。对转基因逃逸及其生态风险的科学评价,需要依次对 以下三个环节进行研究:(1)转基因的逃逸频率,(2)转基因在野生近缘种/杂 草种中的表达状况,和(3)转基因对野生近缘种适合度的影响。 目前,对抗虫转基因从栽培稻向普通野生稻、杂革稻逃逸频率和规律的研究 已经获得了大量数据和结果,但对抗虫转基因逃逸后的表达以及转基因对野牛近 缘种群体适合度的影响的研究仍然十分欠缺。I司时,研究转基凶对作物野生近缘 种的适合度带来的变化,对于判断转基因逃逸是否会导致生态风险至关重要,因 此对需要此环节加强研究。理论上,抗虫转基因对植物适合度的效应包括两个方 面:(1)在靶标虫害水平较高的环境巾,抗虫转基因会提高受体适合度,表现}H 适合度利益;(2)在靶标虫害水平很低的环境中,抗虫转基因可能会导致受体适 合度的下降,这就是转基因潜在的适合度成本。评估抗虫转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 下的适合度利益.成本效应,对科学管理转基因栽培稻和评价抗虫转基因逃逸的 生态后果,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对转基因逃逸导致生态风险的科学评价, 以评估抗虫转基因对栽培稻及杂草稻适合度的影响为核心研究内容,首先研究了 抗虫转基因在栽培稻及栽培稻X普通野生稻杂交后代中的表达状况,进而硼I:究了 抗虫转基因在靶标虫害水平不同的环境中对栽培稻及逃逸后对不同栽培稻X杂草 稻杂交组合Fl代及其自交产生的F2代适合皮的影响,分析了抗虫转基凶的适合 度利益.成本效应,探讨转基冈逃逸的生态风险。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卜: 1.通过研究抗虫转基因在栽培稻中和在普通野生稻X栽培稻的杂交后代中 的表达状况,发现抗虫转基因在栽培稻巾和逃逸后在栽培稻X普通野生稻的杂交 后代中均能正常表达,提示抗虫转基因逃逸后能在野生近缘种种群中正常表达_=j{: 带米抗虫性状、影响其适合度,可能进。步导致生态后果。 2.通过评估转基因对栽培稻适合度的影响,发现抗虫转基因水稻在靶标虫 害水平较高的环境中,相较非转基因水稻对照品种有更好的产量表现,这就是抗 虫转基因对栽培稻的适合度利益。 3.在没有靶标虫害或靶标虫害水甲较低的环境中,抗虫转基因水稻无法在 H|问表现上体现出优势,甚至在某些品系中出现产量下降的现象,这就是抗虫转 基因对栽培稻的适合度成本。为有效利用抗虫转基因水稻的适合度利益而避免其 适合度成本,可以根据对虫害的准确预报,策略性地对转基因水稻进行选择性布 局。 4.研转基因不会对稻飞虱等非靶标类害虫的种群动态造成影响,非靶标虫 害会对抗虫转基因水稻的产量造成影响,凶此在种植转基因水稻时需要加强对非 靶标害虫的控制和管理。 5.抗虫转基因在靶标虫害水平较高的环境中会为栽培稻X杂草稻F1代提供 巨大的适合度利益,最高可达109%。 6.在靶标虫害水平较高环境中,抗虫转基冈对不同栽培稻X杂草稻F.代群体 提供的适合度优势在程度和显著度上有差异,提示我们在研究转基因逃逸至自然 种群产生的生态后果时,必须考虑到自然种群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会对转基因 的选择优势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抗虫转基因逃逸至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群体后能正常表达,使其 能在靶标虫害水平较高的环境中为杂草稻群体提供一定的适合度优势,具有较高 的进化潜力,因此会带来一定的生态后果。本论文为抗虫转基因从栽培稻向普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