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大豆镰孢腐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pdf
摘 要
自安徽怀远大豆种植区采集110株大豆镰孢根腐病病株,采用组织分离、纯化共
分离得到185株镰孢菌,通过形态与分子鉴定分属于7种镰孢菌,分别为茄类镰孢、
尖孢镰孢、燕麦镰孢、禾谷镰孢、锐顶镰孢、层出镰孢、茄类镰孢蓝色变种。各个种
其中以茄类镰孢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32.2%,尖孢镰孢次之,茄类镰孢菌蓝色变种
出现频率最低。
将分离到的不同种类镰孢菌进行大豆致病性测定,采用孢子悬浮液蘸根法接种大
豆幼苗,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镰孢菌菌株都能引起植株不同程度的发病,其中以茄病
镰孢致病性最强,其次为尖孢镰孢,层出镰孢致病性最差,茄病镰孢为优势致病菌。
对优势致病菌茄类镰孢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
时菌丝不能生长,在10℃以下和40℃以上菌丝生长开始变慢;产孢量与温度呈线性
正相关,即从5℃的不产孢到35℃的大量成倍的产孢,当温度升到40℃时病原菌的
产孢量开始下降:温度在10℃到40℃之间,病菌孢子均能萌发,5℃以下孢子不萌发;
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40℃。
孢量都最大,病原菌的生长速度与pH值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而产孢量在pH5~pH
7时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最高。
(3)光照条件下不利于病菌菌丝生长,交替光次之,黑暗条件下最有利于菌丝生
长;但光照条件下有利于孢子的产生和萌发,交替光次之,黑暗条件下最不利于孢子
的产生和萌发。
(4)菌株接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也致密,其次是燕麦培养基;不
同培养基上病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接种在查彼培养基培养菌株产孢量最大,远高
于其它培养基。其次是PSA培养基。不同碳源对该菌株的生长速率不同,菌株以蔗
糖为碳源生长最快,麦芽糖次之;产孢量以蔗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上最高,其次是麦芽
糖作碳源。就氮源而言,菌株以尿素为氮源生长最快,NH4N03次之;产孢量以
(NH4)2s04
NH4N03作氮源培养菌株产孢量最大,尿素和蛋白胨作氮源产孢量中等,
作氮源产孢量较少。
此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常用杀菌剂对茄类镰孢的毒力,结果表明,供
试7种药剂中以烯唑醇对致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8125
mg/L;多菌灵、丙环唑、
三唑酮毒力依次减弱,EC50分别为2.3837
mg/L,2.7428mg/L,3.6025m∥L,代森锰
锌对病菌毒力最小,EC50为1393.9588m∥L。
关键词:大豆镰孢根腐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
AbStract
One
h喇锄d
eighty6Ve‰口一姗l
isolates袱鹈iden廿6cd
di妇衙ent
by scle甜ve
culture
medium
CultiVating
diseas。d-p删tion,cut锄ddivided筋mone
hund刚趾dteIl
Collectcd舶m
s锄1ples rot
Soyb啪root6cldsof in
Huaiyuan
AIlhui.Bysin西e.spore
isol撕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因枪法介导OCBF1、Mangrin基因小麦遗传转化研究.pdf
- 基因枪法介导的sNACl、GAFP和ThpI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pdf
- 堆肥过程中参与、N代谢部分功能性微生物群落动态的研究.pdf
- 塔形毛白杨CVBJHR01再生体系的建立及Bt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pdf
- 塔罗科血橙新系Citrus sinensis Osbeck)有性生殖过程及无核机理探讨.pdf
- 声音刺激对艾维肉鸡的影响及其与运输应激的交互作用.pdf
- 壳寡糖对人肝细和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pdf
- 壳聚(寡)糖的菌规律及对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作用研究.pdf
- 壳聚糖-固态分体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df
- 壳聚糖季铵盐对型肝炎病毒多肽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