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踊跃”等词语。
2.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能力目标
1.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2.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入景的,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崇尚自然生活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题、掌握写景、描写人物的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流畅自然,景物描写生动逼真,心理描写细腻且富有情趣。教学中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鉴赏。
2.点拨与探究结合法。指导学生揣摩分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以长文短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赏析精段,积累美句,品味美词。
合作研讨,如难句释疑、评点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安排详略的方法等。就作品内容,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反思。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对童年许多美好的情感,的确,童年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特别是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回忆起童年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儿时的鲁迅,回到浙江绍兴,回到平桥村,去他的童年中看一看那令他魂牵梦萦的社戏吧!
2、作者简介(见课件)
3、解题:“社”,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
二、预习检查,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见课件)
2.边浏览课文边思考:
从“时间”角度概括,本文可化分为几个部分?
(可分为三部分:盼望社戏(1-4);去看社戏(5-30);怀念社戏(31-40))
3.“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作者笔下的平桥村:“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以“种田”“打鱼”为业,“只有一个杂货店”。
这样一个偏僻不打眼的小村庄,作者说“在我是乐土”,其中“乐土”一词既写出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我”对平桥村的情感。“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这种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乡间生活是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的那种受束缚而言的。)
2、圈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并体味其运用之妙。
(动词:跳、拔、点、磕、架 (1)充分描绘出小伙伴架船技术的熟练,反映出小伙伴们聪明、能干的特点。(2)表现了去看社戏的愉快心情。)
四、课堂练习(见讲义)
第二课时
一、赏析精段:积累美句,品味美词
1.学生集体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并记诵。
学生摘录的美句有:
所见: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③……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④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⑤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⑥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所闻:①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③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④……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所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所感: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②但我还以为船慢,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④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再说回去看看。
2.请学生用“我认为____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的形式,对以上摘录的美句中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准备精彩发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2.2神秘的数组》课件 苏科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2.6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课件 苏科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3.2.1中心对称》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3.2.2中心对称图形》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3.3设计中心对称图形》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3.5.3正方形》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3.6.1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4.1数量的变化》课件 苏科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5.5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解法》课件 苏科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泰戈尔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汤姆 索亚历险记》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与练习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