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诗歌之部综合检测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高中语文 诗歌之部综合检测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诗歌之部综合检测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诗歌之部综合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羸弱(léi)  踯躅(chú)  萦纡(yū) 迤逦(yǐ) B.电掣(chè) 阴霾(mái) 鹧鸪(zhè) 凝睇(dì) C.渌水(lǜ) 鼙鼓(pí) 玉扃(jiōnɡ) 馔玉(zhuàn) D.潺湲(yuán) 眇眇(miǎo) 毗邻(bí) 薜荔(bì) 解析 A.“躅”应为“zhú”。 C.“渌”应为“lù”。D.“毗”应为“pí”。 答案 B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错毂 寂寥 鸾回车 缓歌慢舞 九重城阕 B.箜篌 聒噪 东南坼 钟鼓撰玉 訇然中开 C.施旆 绸谬 云清清 袅袅秋风 临邛道士 D.仙袂 戏谑 水澹澹 芳馨庑门 逍遥容与 解析 A.“阕”应为“阙”。B.“撰”应为“馔”。C.“谬”应为“缪”,“清清” 应为“青青”。 答案 D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仍为乐府,已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B.白居易在江州时,曾整理、编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感伤诗,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观刈麦》《卖炭翁》等。 C.《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D.《长恨歌》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答案 B 解析 《观刈麦》《卖炭翁》等应为讽喻诗。 4.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⑧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A.②⑨③//④/⑦/⑥ B.②⑨//①⑩/③⑦/④/⑧ C.②⑨//⑦⑩/③/④/⑧/⑥ D.②⑨③//①⑩/⑦/⑧/⑥ 解析 分别是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白、辛弃疾、白居易和乐府诗。 答案 C 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序与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诗,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时期的唐代社会生活的文学纪录 ②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情感幻想和思维方式的折射 ③是人们在面对经济、生活、边疆战争、羁旅游宦、纯真友谊、缠绵情爱、优美风光时种种精神状态的结晶 ④是当时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和复杂曲折的思想历程的反映 ⑤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                  A.④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①② C.⑤①④②③ D.⑤④③②① 解析 先总说,然后按照唐诗内容的主次关系加以分说。 答案 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