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出师表教案1 新人教版
时间 参加人员 ? 地点 主备人 课题 出师表 教学
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文情词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学生借助工具书,掌握字音及重点实词。
2.疏通文意,力求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使用 ?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备 注 第一课时
背景资料介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理解文意,并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思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背诵课文。
一、导语设计
有缘有情有义 肝胆相照
是非忠奸善恶 分道扬镳
江山美人 竞待折腰
文韬武略卧龙凤雏 哪堪寂寥
结伴结盟结交 难结同好
借风借火借箭 羽扇轻摇
荣辱兴亡 皆一肩挑
深谋远虑都为今朝 梦在燃烧
问鼎三足怎落脚 隆中对分晓
只盼来日登蜀道 再续出师表
二、资料助读
.关于刘备托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关于刘禅:
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3.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初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要背得抑扬顿挫、感情丰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2.教师领读课文片断,学生跟读,注意句中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相关读音:
(1)生字:
殂(cú) 弘(hóng) 菲(fěi)薄 攸(yōu) 谏(jiàn)
猥(wěi) 枉(wǎng) 庶(shù) 弩钝(nú dùn) 攘(rǎng)除 诹(zōu)
(2)通假字:
裨补阙漏(通“缺”,缺点;读作quē)
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读作yòu)
(3)多音字:
以遗陛下(wèi) 遗诏(yí) 妄自菲薄(bó) 性行(xíng) 行阵(háng)
塞忠谏之路(sè) 长史(zhǎng) 裨补(bì) 臧否(pī)
4.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分发文字资料,两人一份;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积累文言知识。
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积累下列词语:
中道崩殂:中途去世。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深入不毛:深入到不长草木的地方。
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妄自菲薄:随便轻视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苟全性命:保全性命,苟活于世。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革兴。
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
(2)古今异义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为“下流、无耻”)
感激(感动激发;今义“衷心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涕(眼泪;今为“鼻涕”)
谨慎(认真,慎重;今义“做事小心”)
所以(表原因;今表结果)
开张(开放、扩大;今义“商店营业,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布衣(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3)一词多义
中道崩殂(路) 以遗陛下(给予)
道 遗
咨诹善道(方法)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俱为一体(是)
效 为
不效则治臣之罪(尽力) 若有作奸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之祖》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doc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doc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骨文和青铜工艺》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件 中华书局版.ppt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doc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doc
-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doc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