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自2005年以来,政府对企业年报披露的要求越加详细规范,导致高管的巨额
薪酬不断被大众媒体曝光,引发公众一片哗然。越来越多的学者思考着高管薪酬
激励的度量问题,究竟巨额的高管薪酬能否激发高管与员工的斗志?抑或造成普
通员工不公平感的负面影响?企业业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到底如何才能提高企
业业绩?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应当如何设置?
本文用2005到2012年378家制造型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构建公平偏好下
企业业绩影响因素模型,重点研究了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
系,发现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呈现倒‘U”型结构,存在一个
最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成长的极值点。在极值点之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
经营业绩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在极值点之后表现为负效应。实证结果也发现,
企业规模、董事监事高管的平均年龄与性别比例、全体员工人数、高管总人数、
董事与经理两职合一、最终控制人性质、地区等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制造型企业的薪酬激励问题,本文将总体样本划分为了
四个子模型,分别构造了针对国有性质的制造型企业、非国有性质的制造型企业、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制造型企业的曲线模型,发现发达地区和非国有性质的
制造型上市公司的极值点较大,可以承受更大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另外,实证
还发现所有类型的企业均存在极少部分企业激励过度的情况,虽不到所有制造型
企业数量的3%,但是,政府仍需加强对这些激励过度的制造型企业的薪酬监管以
免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绝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均处于激励不足的状态,无法达到
薪酬激励的极值点,政府还需要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内部的薪酬激励。
关键词:企业业绩薪酬差距公平偏好实证研究
ABSTRACT
Sinee
2005,the
government
requires to
companies
disclo∞a肋ml嘞rts
dctailcdand
嘲嘲mgly standardizedin
resulting
executive’s岵salariescom砥to
呛叩sedthemOSS
by n呛dia,and Imre
calls吨publicoutcry.mnand瑚re
scbok
abollt
mcastzcment
tIllnkmg of
executive
problems payincemive,whe岫tlle
hu紧
eXecutlve
Can
pay executivesand
inspire nDmle
employeesonthe
earth?0ra
c脱ting
s溉o
f岫虻l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