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对理论”和“对理论的抵制”——文学理论范式迁移之阵痛.pdf
2015年8月 社会科学家 Aug.,2015
(第8期,总第220期) SOCIALSCIENTIST (No.8,GeneralNo.220)
【文史论丛】
“反对理论和“对理论的抵制
——文学理论范式迁移之阵痛
汤黎,李跃平
(西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文章旨在通过探讨文学研究中理论反思和范式迁移的必要性来探讨“反对理论”和“对理论的抵
制”这两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反对理论的观点,通过研究这两者在新旧文学理论范式交替中所体现焦虑
和阵痛,分析其在文学理论范式迁移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形成更具阐释有效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理论范式进
行探索。
关键词:文学理论;“反对理论”;“对理论的抵制”;范式迁移;反思
中图分类号:1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8—0137—05
“文学理论”这个术语,一直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所言的“理论”,
也就是宣扬宏大叙事的“大写的”文学理论,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六七十年代开始兴盛。然而,
文学理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危机时期,随着“反对理论”、“对理论的抵制”、“理论死亡”的声音愈演愈
烈,后现代转向引导“理论之后”的文学理论进入了“后理论时代”。现今的评论界对“理论之后”和“理论死亡”
的话题仍十分关注,但作为这两者前身和铺垫的“反对理论”和“对理论的抵制”却已渐渐淡出学界视线。实质
上,“反对理论”和“对理论的抵制”这两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观点在文学理论从“大写”到“小写”的新旧
范式迁移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文学理论范式迁移的必要性
伽达默尔在追溯“理论”(theory)一词的原初意义时指出,“理论一词的最初意义是真正地参与一个事件,真
正地出席在场。”[1换言之,理论只有在场于社会日常生活,才能凸显其意义。詹明信认为,理论出现的背景是人
们意识到思想的语言性,并且概念不能独立于其语言表述而存在12]。卡勒对理论的界定有四点:第一,理论是跨
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话语;第二,理论是分析和推测——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
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了什么;第三,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第
四,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p他认
为“理论是用来命名对它们表面所属的领域之外实施影响的言说”[41,因为它们为了解和阐释更大的社会语境
诸如语言、意识、意义、自然与文化、心理作用、个人经验等等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理论”被普遍化运用并广泛
地适用于文化领域,成为“理解语言、社会行为、文学、大众文化、有文字书写的社会和无文字书写的社会以及
收稿日期:2015—04—05
作者简介:汤黎(1982一),女,四川内江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
英美文学;李跃平(1958一),四川南充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围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西方文论。
137
万方数据
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8期
人类心理结构的关键”同。尽管理论本质上是跨学科的,但文学问题仍处于其规划的核心。理论试图将文化文本
语言化,当作语言要素来处理,它们首先关注的是语言的性质。故作为了解语言本质之重要途径的文学研究领
域,便成了理论施展自身最主要的场所。“文学性不再被看作‘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
普遍属性,也是理论自身的属性。”【叼从而,文学理论成为了运用广泛的研究模式,文学研究开始从以“文学文
本”为研究对象而外扩为以“社会文本”为研究对象;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边界被模糊了。人文科学已经发展
出了文化分析所不可或缺的形式和描述手法。
作为指导文学研究的文学理论,其对社会文化的建构和参与作用也不断被提出;其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
成为文学理论地位起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OFT-START光聚合模式对复合树脂充填效果的影响.pdf
- Some+thoughts+about+the+disaster+medical+rescue+system+in+China.pdf
- SOX2在结直肠癌表达的临床观察.pdf
- Sox9诱导人脐血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pdf
- Subdivision+ofM+category+fornasopharyngeal+carcinoma+withsynchronous+metastasis:time+toexpand+the+M+categorization+system.pdf
- S腺苷甲硫氨酸对肝细胞癌手术病人的疗效.pdf
- T1b期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pdf
- TBM边缘滚刀运动特性研究.pdf
- TBS灭鼠技术的效果分析.pdf
- 1-11月ipo数量创历史新高境外上市步伐趋缓掖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