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俗曲中百姓社会生活的记录》.pdf
口 刘晓静,等 明清俗曲中百姓社会生活的记录 136
HUNDRED SCHOOLSIN ARTS
文章编号:1003—9104l2014)40 -0136—09
明清俗曲中百姓社会生活的记录
刘晓静 ,王婷
(1.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摘 要 :明清俗 曲作为明清史上一个不可忽视 的文化现 象 ,它 以最具平 民色彩 的歌 唱体
和最 多作 品的艺术类型 ,记录 了明清时期普罗大众质朴 的生活方式和深刻 的思想情感 ,从一
个侧 面再现 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 焦点 。明清俗 曲纯真 尚情 、内涵丰 富 ,以歌 咏爱情 自由
和婚 姻 自主 为主 ,反 映 了时人 对封 建礼教 的蔑视 和反 抗 ,同时叉不 乏传统 的耕樵 渔猎 和新 兴
的商贾百工生活状 态的描摹和情感表达 ,它用通俗 的语 言抒发着 内心的情感 ,以民众的 口吻
述说 着 自己的生活 ,通俗 简约 、清新活泼 ,充分描绘 出明清百姓社会生活 的千姿 百态。明清
俗 曲对于 明清音乐史 、文学史乃至社会生活史的研 究 ,都有着不可忽视 的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明清俗 曲;艺术作 品 ;情 爱 ;商业 ;世俗化 ;社会文化
中图分 类号 :,160 文献标 识码 :A
“明清俗 曲”是我 国明清 时代流传 的 “小 曲”、“小 映了市 民阶层对虚伪和 陈腐 的封建礼教 的大胆蔑视
唱”、“时调 ”、“俚 曲”等 的统称 ,是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与反抗 。当然 ,爱情不是生活 的全部 ,明清俗 曲中也
中有着深远影 响 的艺术 品种 。它继承宋元词 曲和 山 有相 当一部分 内容体现 了社会生活 的其他方面 ,真实
歌 、谣 曲的艺术材料 ,广泛借鉴其他艺术形式 的经验 , 再现 了底层 百姓 的生活状态 ,如辛勤劳作 的农 民在风
融会职业 、半职业 民间艺人和士大夫文人们 的创作精 调 雨顺 时 的欣慰和旱涝无常时 的愁苦 ,樵夫 、渔夫及
华 ,经过广泛 的流传 ,形成 了具有独特 艺术魅力和 品 猎户 的逍遥 自在和漂 泊无依 。在传 统 的耕樵渔猎之
格 的、“雅俗兼属”的艺术 品种 。它萌发于元末 ,兴起 外 ,我们也能从俗 曲中更鲜活地体验 到明清 时期工商
于 明初 ,盛行 于整个 明清两代 ,经 明清两代 540余年 业 的繁荣及其所 带来 的市井生活 的新信息 ,社会生活
的发 展 ,从 而成 为 我 国一个 时代 艺术 文 化 的杰 出代 出现 商业 化和世 俗化倾 向,各 阶层 对 金钱 和财 富异常
表 。① 强烈 的追求 。本文 即从这些 明清俗 曲的文献作 品中,
明清俗 曲以真挚 的情感和真实的生活为表现对 来探 寻那波诡云谲 的生命世界 。
象 ,是 时人对 自身情感 、生活状态 以及社会现实直抒
一 、 引言
胸臆 的表达 。它 以情歌为主 ,多 以女性 的 口吻表达对
恋爱 自由和婚姻 自主 的 向往 ,或是 泼辣直率 、天真少 中国古代 的民间歌谣 ,从 《诗经 》、乐府 民歌直到
女 的你依我依 ,或是独守空房 、闺怨思妇 的情 思念想 , 明清俗 曲,虽然屡经文人不 同程度 的加工 、整理和编
亦或是蔑视礼教 、追求 自由的反抗 和控诉 ,无一不反 排 ,其本身始终保持着与普通 民众生活 的紧密结合 。
基金项 目:本论文为2013年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 目“明清俗 曲的传播与嬗变”(项 目编号:13BD034)阶段性成果之一;以及 山东
省政府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晓静(1964一 ),女,汉,山东济南人,上海音乐学院文学(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