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推荐作品 篇目四 扬州慢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第 二单 元 推荐作品 识记基础知识 自主疏通语篇 篇 目 四 扬 州 慢 名家名作赏析 jì jì chuànɡ jiě kòu fù 天由雪转晴 满眼 悲伤的样子 下马 被战争破坏而未恢复的城池 写 三、佳句诵读 1.淮左名都, 。 2. ,尽荠麦青青。 3. ,都在空城。 4. ,难赋深情。 5.二十四桥仍在, 。 6. ,年年知为谁生? 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渐黄昏,清角吹寒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说作者 (一)简介: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二)作品:代表作《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 (三)评价:南宋词人、音乐家。 寻背景 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南北运输要道,富商大贾,云集其内,歌楼舞榭,林立其间。及宋南渡,与金隔淮相守,于是昔日繁华都会一变而为边城。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扬州,大肆焚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亲自带兵渡淮,再度攻陷扬州,使这座已受重创的名城更加残破不堪了。后因完颜亮被其臣下杀于瓜洲,金兵方北退。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日,姜夔经过扬州,目睹城里萧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就自度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 链常识 江湖词派 江湖词派是南宋形成的派流,其风格清空骚雅。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来源于姜夔。而姜夔的清空、骚雅分别源于苏轼、辛弃疾。苏辛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南宋江湖词派理论和创作就是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的。 览译文(教师用书独具) 知文意 《扬州慢》一词表达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念乱的心情。上阕全写眼前实景,写出了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纪行写景扣紧驻、看、想、闻开展描述层次;作者以反衬作起笔,概写劫后扬州荒凉,抒发《黍离》之悲。下阕伤今怀古,以杜牧当年扬州诗之胜反衬现在扬州之冷清萧条,扣住扬州著名的代表性景物——二十四桥、芍药——来写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怆之情。 赏技巧 1.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在这首词的上阕是比较突出的。上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 “尽荠麦青青”。下阕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 “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 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2.“移情”的表现手法 “移情”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它的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为抒发“《黍离》之悲”服务。如下阕第三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原本 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的手法, “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这就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这里的“冷月”“无声”与上阕“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字,都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这就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3.布局严密,浑然一体 纵观全篇,布局严密,由“少驻”写到观景;由景的荒芜写到原因;由眼中所见,到耳中所闻,再到心中所思所想。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采用点染法渲染,揭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6课 雷雨(节选)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登高锦瑟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8课 辛德勒名单(节选)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8课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5课 秋声赋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7课 作为偶像 白发的期盼(节选)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1课 琵琶行 并序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3课 雨霖铃 声声慢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6课 不自由,毋宁死 奥林匹克精神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4课 滕王阁序并诗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4.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推荐作品 篇目五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推荐作品 篇目一 积雨辋川庄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8课 足不出户知天下配套课件 粤教版必修3.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四 菩萨蛮(其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三 登岳阳楼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一 夜归鹿门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5课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7课 安妮日记(节选)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