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二甲基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9酮的合成的研究.pdf

3,3二甲基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9酮的合成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3,3.二甲基一l,5一二氧杂螺【5.5】十一烷.9一酮是具有双官能团的重要有机合成原 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和液晶材料的合成中。本文通过比较现有几种 3,3.二甲基.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9一酮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选择了以酸为催 化剂、1,4.环己二酮和新戊二醇为原料的路线进行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硫酸为催化 剂,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0min,初始原料n(新戊二醇):n(1,4.环己二 酮)=l:1.2,初始反应液浓度为1.125m01.L一,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摩尔质 量的lO%,单新戊二醇缩1,4.环己二酮的收率为62.9%。在此基础上,对硫酸催 化1,4.环己二酮和新戊二醇脱水缩合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测试,确定出该反应的 总表观反应级数为二级,对组分新戊二醇与1,4.环己二酮缩合的表观反应级数各 为一级。 基于绿色化学的考虑,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硫酸作为催 化剂的可能性,通过对比多种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结果,发现NKC.9大孔干 氢型强酸性树脂对本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效果。首次将树脂NKC.9应用于单新戊 二醇缩1,4.环己二酮的催化合成,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得出了该催化剂最佳使 用条件为:在二氯甲烷溶液中,于25℃和反应液浓度为1.3mol·L~,催化剂用量 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4%,反应110min,新戊二醇的转化率达94%,所得目 标产物单缩酮收率达74.6%。与传统酸性催化剂相比,采用树脂NKC.9作为反 应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反应的收率(比硫酸催化高出12%),简化了反应的工艺流 程,无酸腐蚀和污染问题,后处理简单,且催化剂无需处理可重复使用多次。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熔点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方法验证了 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3,3.二甲基.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9.酮。 关键词: 3,3.二甲基.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9一酮脱水缩合固体酸催化离 子交换树脂 ABSTRACT is an useful exceedingly 3,3-Dimethyl-1,5-dioxa—spiro【5.5]undecan-9-one andhasbeen usedin bifunctionalinternlediate widely syntheticorganic synthetic as and materials.Afterthe pha舯aceutjcalsc秽stal compared chemist巧such 1iquid the of methods, exiStingsynthetic synthesis undecan-9一one and with gIycolacid—catalyst、Vas by1,4一cyclohexane—dioneneopentyl chosentobestudied. Ascertainmentofmainfactorsfor acid use test.The sulphuriccatalystorthogonal show reactionconditions arethereaction results that,the optimized experiment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