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IV/AIDS并重症肺炎临床和预后因素分析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制订的《艾滋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和中华
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重症肺
炎诊断标准的HIV/AIDS并重症肺炎102例住院患者资料。
(2)研究方法:
a.回顾性收集研究所需的数据。
b.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所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
c.对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排除了7例自动出院的病例后,对符合研究标
准的95例病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根据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
亡组,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所有资料建立数据库,用SPSSl3.0统计分析,PO.05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结果
年12月31日出院诊断为艾滋病的成年住院患者中肺炎发病率为57.7%
艾滋病成年住院患者中肺炎发病率为74.4%(67/90),两个阶段相比较,开展
HAART以来肺炎发病率明显下降(PO.05)。
(2)AIDS并重症肺炎病原谱调查结果:AIDS并重症肺炎病原谱依次为肺孢
两种以上病原感染,19.6%(17例)为单一病原感染。重症细菌性肺炎中以葡萄
球菌和肺炎克雷自杆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1.4%(19株)和19.7%(12株)。
(3)AIDS并重症肺炎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住院
时间、需要机械通气、血LDH水平三方面有显著差异(PO.05),存活组住院时
间长,需要机械通气者少,血LDH水平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需要机械
通气(OR6.760,95%CI(2.126,21.503))、有基础疾病(OR2.924,95%CI(1.009,
0.384,95%CI
8.475))、最低白蛋白水平(OR2.877,95%CI(1.331,6.220))、LDH(OR
2
HIV/AIDS并重症肺炎临床和预后因素分析
LDH水平、有严重基础疾病是AIDS并重症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血白蛋白水平
是AIDS并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保护性因素。
5.结论
(1)开展HAART以来,广东地区AIDS并肺炎发病率明显下降,提示国家“四
免一关怀”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肺炎仍然是AIDS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重
症肺炎患病率和病死率仍然高居不下。
(2)AIDS并重症肺炎病原谱由高至低依次为肺孢子菌、细菌、真菌、CMV、
TB,约五分之四病例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重症细菌性肺炎中葡萄球菌和肺炎克
雷白杆菌检出率高,而且耐药菌检出率高,可能是重症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目前I|缶床选择抗感染方案时,在病原未明确的情况下应尽量考虑到以上病原的可
能性采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3)需要机械通气、血LDH水平越高、血白蛋白越低和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
者,病情越严重,死亡率高,对于这些病人,应该加强监护和采取更好的通气策
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加强多学科合作可能是提高重症肺
炎救治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重症肺炎:病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预后:Logistic回归
HIV/AIDS并重症肺炎临床和预后因素分析
Clinicaland of
prognosticanalyses
severe
pneumonia
or:InternalMedicine
Maj
Postgraduate:DengXilong
Advisor:Professor
TangXiaoping
Abstract
to
Priorthewideuseof activeantiretrovir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718-F-FDG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综合评价.pdf
- -%2799-Tc-MDP和帕米膦酸二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对比的研究.pdf
- 《公羊传》和《春秋繁露》殊异考.pdf
- 17β-雌二醇对人精子功能的非基因组调节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pdf
- 41.8℃全身热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pdf
- 222例巨大儿发病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pdf
- 717例早期子宫颈癌临床回顾性分析.pdf
- 1951—2003年东亚冬、夏季风特征及其和我国大尺度南北旱涝的关系的研究.pdf
- 2005年日中《公司法》修改比较的研究.pdf
- 2007年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赛事差异化管理的研究.pdf
- L%2fP比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舌后区阻塞中的预测意义.pdf
- LAC、CRP、RDW早期动态监测在危重病的应用价值的研究.pdf
- MIC-1、uP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MIP-1α和Flt31基因佐剂联合应用对HPV16E7+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pdf
- MMP-9、ALDH1和BRMS1和乳腺癌干细胞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研究.pdf
- NM23-H1CD44v6在N0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pdf
- PIG11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高表达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pdf
- Pim-3基因转染对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pdf
- SARS-3CL蛋白酶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研究.pdf
- SDF-1α基因的克隆及其对THP-1细胞的迁移作用.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