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齿检验..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节 咬痕(咬伤)Bite mark 概述 咬伤:指牙齿通过牙合作用所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以咬痕作为形态学依据的。 咬痕:指牙齿或牙齿与口腔其他部分一起作用于物体上造成该物体在形态上发生改变而遗留的痕迹。 咬痕的特点 1.咬痕多见于人体、食物及其它的物体上。 2.咬痕常常是攻击者和受害者都有。 3.咬伤多见性犯罪(强奸、性虐待狂、同性恋、表达性爱、发泄性欲)和虐待儿童案件。 4.咬痕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在个人的同一认定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咬痕的分类 1.人体咬痕(由人而引起的咬痕) (1)案件:在性犯罪案多见 (2)部位:乳房、手臂、手指、头面部和胸部等 (3)对象:在性犯罪案件中,女性是被攻击的对象 2.动物咬痕(动物在人体上造成的咬痕) (1)动物种类多:哺肉动物、爬虫类及鱼类(狗) (2)人死后,动物可以对尸体进行破坏。 3.食品及其他咬痕:水果 一、咬痕的形成机制 1.咬痕是口腔器官运动综合作用,前牙咬合作用,口唇及呼吸运动吸吮作用,舌挺舌作用。 2.咬痕的过程:先口唇摄取被咬物,同时下颌下降并向前移,后上升使上下颌前牙处于相对位置咬住被咬物;接着逐渐由咀嚼肌的收缩加大压力,使前牙穿透或切入被咬体,上下切牙对刃;最后下颌切牙的边缘沿上颌切牙的舌面向后向上滑行,回归到正中咬合位。 3.上下颌前牙咬合滑行运动是咬痕产生的最基本的实现方式。一般咬合过程中,上颌牙列相对较固定,下颌牙列运动较为复杂。 4.上下颌前牙咬合力的大小与咀嚼肌收缩力量大小成正比。(咬合力:个体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牙本身的状况及职业习惯特点等因素影响,女性弱于男性,咬痕形成约需5~10kg的压力)。 二、咬痕的形态及其变化 (一)咬痕的形态: 咬合的部位的不同有所差异 圆形或椭圆形,上颌咬痕弧径大于下颌弧径 儿童形成的咬痕形态小而圆,咬痕小,咬痕间存在空隙 咬痕的损伤有皮肤的擦伤、撕裂创及皮下出血。 擦伤及皮下出血常见柔软而血管丰富的皮肤组织,如脸、睑、大腿内侧等。 撕裂伤常发生于皮肤相对固定部位如头皮、下颌、鼻、耳、面颊等。 下颌咬痕比上颌咬痕明显,因为下颌活动而上颌相对固定,上颌牙齿主要以舌面与皮肤接触,而下颌牙齿以切缘与皮肤接触。人类咬痕 切牙痕为8个,呈短线状或长方形;尖牙痕呈圆形、三角形或菱形;如有前磨牙痕与尖牙痕相似 (二)咬痕的时间变化 咬痕的发生发展规律: 1.皮肤上留下凹陷痕。 2.经3~5分钟,咬痕局部肿胀。 3.10 ~15分钟后肿胀明显。 4.咬后约20分钟咬痕十分模糊,难以辨认。 5.20 ~60分钟时肿胀到达最高峰并持续约5小时,后肿胀区逐渐消失。 6.24小时时内仅留下齿痕及吸吮位置出血区; 7.咬后72小时左右,咬痕消失。 咬痕的经过和保留时间与被咬者的年龄、性别、被咬部位以及胖瘦等因素有关,也有咬合力量影响。面部的咬痕比臀部消退快,瘦者身上咬痕较胖者保留时间长。 (三)咬痕的位置变化 受被咬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咬痕的形态特征有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1.咬痕的变化:不同部位的皮肤组织硬度、弯曲度、纹线、伸展等均有很大不同。如软组织丰满的部位(乳房)被咬时,因较大范围的组织被吸吮咬合,一旦组织复原后,咬痕的形态较实际的大。 2.体位的变化:体位对咬痕的形态改变影响更明显,改变体位后,同样咬痕在不同部位上的变异程度在颈部大0.1~0.7cm,在胸、肩腋部达1.8 ~2.5cm,在大腿达0.5 ~1.5cm,在小腿0.1 ~0.5cm,而在脸部、手及前臂处的变化最小。 三、咬痕的认定和提取 (一)咬痕的认定 根据咬伤的形态特征、血清学、遗传学检验 (二)咬痕的提取 1.照相固定咬痕:概貌照相和细目照相 2.收集唾液痕迹:新鲜未污染尸体上咬痕 3.咬痕的提取:3种方法 (1)指纹粉刷法 (2)组织切取法 (3)制模提取法 四、咬痕的检验鉴定 1.确定是否为咬痕 2.确定是否为人类咬痕 3.判断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咬痕 4.区分上、下颌咬痕,确定牙位 5.判断形成咬痕时人的体位 6.判断有无可同一认定特征 7.将咬痕与嫌疑人牙模进行比对检验,当条件许可时作出认定或否定的判断 (一)咬痕检验:上下颌咬合关系、牙弓的构成和大小、缺齿、齿间隙、赘生牙、牙位旋转、牙宽和特定特征进行检验。 咬痕的特定特征:类别特征和个体特征 类别特征:咬痕的共有特征,是否咬痕、成年人还是儿童咬痕和上下颌咬痕等。 个体咬痕:具有特异性的某些特定特征,牙齿的旋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