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虾、青蛤和江蓠不同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捅晏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统计表明,到2004年底,我国海
水养殖对虾年总产量已经达到53.6万吨,因此,对虾养殖业对近海环境的影响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改善养殖系统内部环境,降低养殖过程中各种营养
物质在养殖系统的积累与沉积,减少对虾养殖池塘废水排放对近海环境的影响,
对养殖池塘的生态学性状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须的。其中,对养殖系统的化学收
支的研究可以揭示水体中物质的来源与归宿,是评价养殖池塘中各营养源的重要
性、物质转化效率和养殖污染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氮、磷是影响养殖水体生态
系统的的重要元素,其利用率和积累状况常被作为评价养殖水平、养殖模式以及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养殖池塘氮磷收支、分布、动态及
利用率等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vannamei)、青蛤
本文利用海水陆基实验围隔,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sinesis)和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lichevoides)不同混养系统的水化学
(Cyclina
状况、氮(N)和磷(P)在底泥中的垂直分布以及N和P收支状况进行了实验
研究,旨在研究滤食性贝类和大型藻类在混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从而为对虾、
青蛤和菊花心江蓠不同混养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化学收支依据。
1.对虾、青蛤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将对虾以30
照,利用围隔进行了60d养殖实验,对其水化学和N、P收支状况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对虾单养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83,l%,占P总输入的86.O%,各混养组
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79.6%~85.O%,占P总输入的86.2%~90.6%。对虾
混养模式下的N输出占总输入的比例高于单养组,但磷输出与单养组差别不大。
各处理组收获的虾、贝占N总输出的比例由大到小的排序为LC2(33.2%)
底泥N、P沉积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单养组和混养组N、P在底泥中沉积的
百分比为32.O~35.9%和53.9~61.5%。其中混养组N、P的底泥沉积量低于单养
组。
著高于对照组cPO.05)。
2.对虾、青蛤和江蓠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将对虾以30ind/m2的密度水平与青蛤、菊花心江蓠的4个密度组合
(7ind/m2:3609/mz;15ind/m2:2809/m2;30ind/m2:200g/m2:45ind/m2:120
g/m2;)搭配,使用围隔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单养组投放的饵料占N总输入的75.3%,占P总输入的93.6%,混养组投放的
饵料占N总输入的54.6%~64.8%,占P总输入的81.6%~88.7%。单养组和混
养组收获的养殖生物分别占N总输入的25.0%和44.4%~51.5%,占P总收入的
12.1%和25.1%~31.8%,混养组高于单养组。
底泥沉积N、P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单养组和混养组分别占总输入的45.1%
于单养组。
收获期间所排养殖废水中,各混养组水体中IN、TP含量相互差异显著。各
混养组均显著低于单养组(尸.O.05)。本研究表明,虾贝藻混养可以保持对虾池塘
良好水质,大大减少注入近海的养殖污水中营养盐的排放量,从而降低对近海水
质的污染。
本研究中各养殖生物放养个体数的最佳配比为:凡纳滨对虾30
ind/m2(gt*
。3.对虾池不同混养模式氮磷收支的比较研究
对比研究了凡纳滨对虾与青蛤、菊花心江蓠三元投饵混养、凡纳滨对虾与青
蛤混养、凡纳滨对虾与菊花心江蓠混养三种养殖模式的氮磷收支状况。以前期的
对虾、青蛤和江蓠混养结构优化研究结果为基础,实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凡
纳滨对虾、青蛤和菊花心江蓠三元混养、凡纳滨对虾与青蛤二元混养和凡纳滨对
虾与菊花心江蓠二元混养,每个处理4个重复。其中,对虾与青蛤混养模式中
的青蛤的放养密度15ind/m2;对虾、青蛤和江蓠混养模式中,青蛤和菊花心江
蓠的放养密度分别为30ind/m2和2009/m2;凡纳滨对虾与菊花心江蓠混养模式
中,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面施工侵权责任论析从一般注意义务的研究出发.pdf
- 第一届至第八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报道分析___以《人民日报》为例.pdf
- 滇西北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___以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pdf
- 滇西北天然侧柏林在不同干扰强度下植物多样性研究.pdf
- 典型建筑结构内不同火源位置及其开口时间下烟气组分水平的变化规律.pdf
- 电视包装中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艺术美的审视.pdf
-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服务质量维度及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的研究.pdf
- 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文献及其临床的研究.pdf
-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pdf
- 顶羽菊和黑沙蒿化学成分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