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FELECTRICALoF
INVESTIGATION
SYSTEMCERAMICS
Ni0.ZnO-Ti02
AThesisSubmittedto
Shanxi ofScienceand
University Technology
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 for of
Requirementthe。Degree
Master
of.E....n...g...i.n...e...e...r..i..n...a....S....c..i..e..n...c...e.
Thesis
Supervisor:Professor.Y...o...n....g...o...i.n...a.....P....u..
May,2014
NiO.ZnO.Ti02系统陶瓷的电性能研究
摘要
当前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陶瓷及其元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
含铅。含Pb氧化物不可避免地因为各种原因流入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
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由于当前各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PTC材
体陶瓷发热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无铅PTC陶瓷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
注。它的制造工艺十分简单,而且无铅,在温度传感器、加热、控制等方面
了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新型的PTC陶瓷材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
实验采用传统固相法,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分别制备出了
样品均表现出了PTC特性,说明两种方法均可以制备出具有PTC效应的新型
PTC陶瓷。
陶瓷样品,通过测试得出,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340℃;陶瓷样品中含
温度的升高出现明显的PTC效应;样品电阻率会随着ZnO含量的增加而逐
低的室温电阻率(966Q.cm)。此系统组成的陶瓷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高
突跳温度、低室温电阻率的无铅PTC陶瓷。
而改变ZnO。。和NiO。。的含量。研究了组成和烧结温度等因素对该系统陶瓷
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PTC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三相系统陶
瓷表现出明显的PTC效应,室温电阻率低,电阻率最大值出现在340℃以上,
这为研究制备出高突跳温度、低室温电阻率的无铅PTC陶瓷指明了一个方
向。该系统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400℃,在该温度下,陶瓷样品的室温
电阻率较低,突跳温度较高但R一瓜min偏小,这是由于该系统陶瓷的PTC
效应是以热膨胀为基础的,因此是一种迟缓型的PTC陶瓷。
性能不稳定,可重复性差。这主要是由于前者的陶瓷样品中含有固溶体物相,
该物相的存在使晶格稳定,阻止某些晶型转变的发生,同时,固溶体的强度
与硬度往往高于各组元。而且,形成固溶体后对材料物理性质如电学、热学、
磁学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研究发现:PTC陶瓷样品的组分含量的变化以及烧结温度的不同也会对
其P.TC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选择最优的组分,以及最佳烧结温度是合成
该系统陶瓷的关键。电极的选择也对PTC陶瓷的PTC特性会产生较大的影
响。这主要是由于金属电极与半导瓷接触会产生非欧姆接触,进而影响陶瓷
样品的电阻率。因此,PTC陶瓷样品进行测试时首选铟一镓电极,在达不到
测试温度的情况下,选择被铝电极,以保证测试结果最接近实际值。
关键词:正温度系数,NiO—ZnO—Ti02系统,室温电阻率,突跳温度
II
INVESTIGATIoNoFELECTIUCALoF
SYSTEMCERAMICS
Ni0I-ZnO—Ti02
ABSTRACT
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OPD大鼠体内IL-8、TNF-α和VEGF水平变化的意义以及其中药干预治疗研究.pdf
- COX-2、KGF的表达和微血管生成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pdf
- D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的研制及其保护效果的评价.pdf
- E.coli对昆虫离体细胞(Hz、SE、5B1)诱导研究.pdf
- E-cadherin%2fcatenin复合体在大肠癌转移淋巴结癌细胞中的再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pdf
- EDTA在镀铜中应用研究.pdf
- ERP在中国企业实施的有效性及其对策的研究.pdf
- E-钙粘蛋白基因多态性和食管癌、贲门癌的关联的研究.pdf
- FDI的技术外溢机制问题___结合中国现实研究.pdf
- 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遗传演化和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的研究.pdf
- OrnsteinUhlenbeck过程关系曲线边界的首达时密度.pdf
- P450单核苷酸多态性和青光眼药物治疗个体差异相关性的探索性的研究.pdf
- PCB板级EMC自动测试系统设计.pdf
- PON1、PON2、ApoE基因多态性和2型糖尿病肾病.pdf
- QTZ 63自升式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结构分析.pdf
- RNA干扰沉默HL60细胞EZH2基因表达的实验的研究.pdf
- SBA-15介孔分子筛制备及吸附和甲烷存储功能的研究.pdf
- SHP-1、JAK3、SOCS4和SOCS5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df
- siRNA干扰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COX-2的表达抑制胃癌复发和肝转移的临床和实验的研究.pdf
- SiRNA介导Survivin下调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