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生物柴油是从动植物油脂制备的脂肪酸单烷基酯。作为一种无毒、可生物降
解和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它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柴油的合成方法有很多,
主要分为四种:液相反应、固液相反应、高温高压反应、脂肪酶催化反应。脂肪
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有着其它合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该法条件温和,醇用量小、
无污染排放。另外,用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反应过程不受原料中水
和游离酸的影响。脂肪酶是一种作用于油水界面上的水解酶,其底物油脂在水中
不易分散,需借助于有机溶剂才能溶解,而酶暴露在有机溶液中容易失活。现有
二种方法可避免酶直接暴露于有机溶液中:一是采用反胶束的方法,二是酶的化
学修饰。脂肪酶的化学修饰不仅可以确定酶的功能基团,使底物和酶更容易发生
接触,从而提高反应速度,而且在提高酶的稳定性,延长酶失活的半衰期,提高
催化活性,甚至创造新的催化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利用气相色谱作为检测手段,研究生物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
的最优化条件,探讨双底物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机理,并对猪胰脂肪酶进
行表面活性剂修饰,研究化学修饰对酶的催化性能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内容是讨论醇油比、有机溶剂种类、有机溶剂体积、反应温度、酶
种类、酶用量等条件对合成生物柴油的影响,并选取一个合适的反应条件作为本
实验研究的催化生物柴油的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当醇油比为3.25:1,有机溶剂
选用叔丁醇,并使其与油的体积比为0.8:1,反应温度40℃~45℃,使用
Novozym435催化,并使其与油的质量百分比为2%时,测得的生物柴油的产率
最高。
第二部分内容是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研究双底物酶催化酯交换反应动力学
性质。通过推导出来的反应速率方程,用Origin软件拟合实验曲线得到了相应
的动力学常数,并结合Arrhenius公式得到相关的热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相酶催化酯交换反应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是甘油三酸酯与脂肪酶形
成酰基化酶复合物,其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即酰基化酶与甲醇的反应。并且,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随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即温度越高,反应
速率对温度越不敏感,其主要原因是甘油三酸酯与脂肪酶形成酰基化酶复合物过
摘要
程和酰基化酶与甲醇反应过程的活化能均较小,所以提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不是很大。
第三部分内容是采用吐温80作为修饰剂,甲醛作为偶联剂,在不同的pH条件
下,对猪胰脂肪酶进行化学修饰,然后改变温度条件,考察化学修饰前后的猪胰
脂肪酶对大豆油及甲醇的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化学修饰的最
佳pH条件为7.0:经过化学修饰的猪胰脂肪酶比未修饰酶的催化效率明显提高:
当催化反应的温度为45℃时,生物柴油的产率最高。
关键词:生物柴油;酶修饰:反应动力学
Ⅱ
Abstract
Abstract
Thebiodieselisthe acidesterwhichismadefromanimalfator
monoalkylfatry
as kind
the oil.Itismoreandmoreconcerneda ofinnocuous,
vegetable
are methodsforbiodiesel
andrenewablealternativefuel.There
biodegradable many
bedividedintofour
synthesize,mainly species:liquidphase
und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马氏调节过程在保险和金融中的应用.pdf
- 马氏田口在多元系统优化和研究中的应用的分析.pdf
-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认知特点以及其认知行为治疗对其认知、情绪与疼痛感受的影响.pdf
-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模型的建立.pdf
- 慢性脑缺血动物行单侧颈静脉动脉化后的同位素脑灌注的分析.pdf
- 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胃镜像和病理的相关性的分析.pdf
- 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症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及其Hp感染相关性的分析.pdf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及意义.pdf
- 茂金属化合物Cp-%2c2-ZrCl-%2c2-在硅胶表面负载机理的分子模拟的分析.pdf
- 梅山文化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__--__安化县实验高中校本美术课程实验的新探索.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