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老师黄金提醒—--全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高考阅卷老师黄金提醒 毋庸讳言,我们在定时定点的考场上要完成的那篇文章,肯定是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区别的。考场作文自有考场作文的特殊写作要求。这除了有“被写作”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来自于阅卷者一方。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高考阅卷场上的情形:   阅卷者的构成: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阅卷人员构成大体差不多,除了小部分中学一线教师外,大部分为高校的研究生。如果前者面对考卷也许还可能多少有点“恻隐之心”的话,后者是否有此心态就很难说。加上高校写作与中学阶段的写作未必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太多的一致性,即使阅卷场有严格的统一的阅卷标准,要让那些阅卷者一点不按照自己好恶评判,似乎很难。   紧张繁重的阅卷任务:凡参加过高考阅卷的人都清楚,那是真的叫做“时间紧任务重”。据有关方面统计,据说高考阅卷场的的作文平均阅卷速度每一份不超过30秒。即使此说有点夸张,根据我多年的阅卷经验,我认为也不太过分。而且,我更相信少于30秒之说。这样一种阅卷速度,何止是“一目十行”!虽然阅卷速度快并不一定就说明阅卷质量差,但是,认定一篇考场作文质量的高低却是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那就说明,短时间内可以显示你的作文质量的某些因素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阅卷者的特定心理:一个考场作文的阅卷者,在进入阅卷状态后,就是让一篇篇大同小异的文字从眼前不停晃过,千百次的单调重复,必将造成阅卷者感觉的极度疲劳。疲劳状态下,必定会失去一定的文字敏感度;如果心态出现恶意烦躁,那后果就更严重了。在大量的文字都是粗劣文字的情况下(事实上正是如此),稍有亮色的文字一定会让阅卷者惊喜;在大量文字都是平庸文字的状态下,明显的破绽定会让人更加反感。当然,书写质量的高低,卷面的整洁度等也必然有意无意成为阅卷者赋分时一个重要的依据。   还有高考本身的性质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这样的属性也对作文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指导性的影响。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不妨对高考作文的写作提出如下应对策略,我简单归纳其为“七忌”与“七技”。   一忌题目过“空”过“巧”。比如“……论”“论……”(为了谦虚,又走向反面,“……小议”“略论……”)这样的标题,大而无当,空洞无依。有的题目过于“弄巧”,如图示、标点组合、理科公式、文字游戏、网络语言等。这样的标题很有可能让人生厌,弄巧成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绝对马虎不得。   应对技巧一:切题而生动,简洁而富于文采,是理想的应对之策。如“父亲的根”(2010全国卷I)、“梦里花开”(2007重庆卷)、“放希望一条生路”(2010上海卷)、“杯中窥人生”(2008北京卷),这些题目都比较精彩,值得我们借鉴。   二忌开篇过绕。不少同学写作文,养成了下笔千言,难入正题的坏习惯,洋洋洒洒,不知不觉就是两三百字甚至更多,绕过了千山万水,却迟迟不亮出自己的观点,不与题目或者话题呼应衔接。试想,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开篇就绕这么远,后面还写什么呢?尤其是,不但文字绕,还废话连篇,辞不达意,阅卷者久久找不到你文章的主题,就必定厌烦。   应对技巧二:高考作文最好开门见山,简洁入题。用精炼的文字开头,可以获得先声夺人的效果;简洁入题,是以最快的速度让阅卷者看清你的主题立意,赢得好感。比如:   “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2009全国卷I。“动物运动会”材料作文。本文的标题“因材施教”。)   三忌材料陈旧。由于长期养成的一些习惯,加上课外阅读量的缺乏等原因,中学生把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这些人都当成了万用神灵了,把中国历史上诸如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名人也当成了百变素材,每写必用。千篇一律本身就是作文之大忌,何况素材未必真的可以万用百变。陈腐而牵强的素材会遭致阅卷者厌恶。   应对技巧三: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多年来已经过度使用的素材,哪怕它再好。尽量选择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体现时代感,突出关注现实的精神。不刻意追逐社会热点,但是也不应该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当今世界,风云激荡,作为一个中学生,理应胸怀祖国,放眼天下。而且现在的资讯条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信息。闭门读书和读死书都是要不得的。更不要相信什么“百变作文法”之类的东西。   四忌模板化作文。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样的情形:由于前几届某些满分作文的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崇之后,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模仿的风潮。比如早期的篇首“题记”到近年的开篇结尾用排比。这还只是文章局部的模式化,现在整篇文章模式化也很明显,比如那种“万变作文”。让写“月亮”话题的作文,于是从屈原的月亮到陶渊明的月亮,再到李白的月亮苏轼的月

文档评论(0)

mghkfg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