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丐尊和《爱的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丐尊和《爱的教育》.doc

夏丐尊和《爱的教育》 高 万 祥 在我没去浙江春晖中学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地处荒郊野外的这所学校会成为中国现代学校教育的麦加圣地,会成为吸引一流大师的耶路撒冷。 直至2003年暑假,我实地考察之后,心中才豁然开朗。春晖中学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让人头一次走近它就知道它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我在经亨颐、夏丏尊、李叔同、丰子恺、朱自清、叶圣陶、朱光潜等人保存完好的纪念馆中流连忘返,呼吸着诸位大师似乎依然弥漫在空气中的学术与人格的气息,反复品味着80多年前和学校一起诞生至今仍赫然在目的校训、校风一一“与时俱进”、“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令人神往的正是这种以大师为友的“春晖精神”,流传后世泽被后人的正是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伟大的“春晖文化”。以至跨越时空仍然显得生气勃勃、青春焕发。 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者在春晖中学的先师行列里,我最崇敬的是夏丐尊先生。在我看来,他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夏丏尊1886年生于浙江上虞,17岁入上海中西书院,只半年即退学。退学后入绍兴府学堂,一学期又退学回家做起了私塾先生。1905年,先生东渡日本留学,苦读日文。1907年回国,1908年起任教于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业余便从日文翻译了大量名著,如《爱的教育》就是从日语转译的,后来又翻译了《续爱的教育》。在两级师范时,值得介绍的另一个有关人物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李叔同1912年到此任图画、音乐教师,与夏先生共事七年,情逾手足。1918年李叔同的断食出家还源于夏先生的一句激愤之语。 1913年学校改称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夏先生离开工作了十三年的浙江一师,应湖南一师之聘去长沙任教,和毛泽东还同事了一段时间。 1921年,夏先生回家乡上虞白马湖,在一师老校长经亨颐主持的春晖中学任教,由此翻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夏先生是春晖中学的创始人之一,仅管他只在那里工作了四年,也不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但其贡献和地位应该是仅次于校长经亨颐的。比如学校初创之时,先生兼任校刊《春晖半月刊》主编,亲自起草了《春晖的使命》,这实际上是一份办学宣言书。“前途很远!此去珍重!啊,啊,春晖啊!”这样的名句以后和春晖的名字一起远播。先生于春晖更大的贡献是邀请了许多名师来校执教。王任叔、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都是他介绍邀请来到春晖的。特别是丰子恺,原先就是夏先生在两级师范任教时的学生,到春晖后,开始漫画创作,而且得到夏先生鼓励,丰子恺称他为“我的先生夏丏尊”。中国的“漫画”一词,始于丰子恺,而夏先生是丰子恺的伯乐。一代大师朱光潜的写作之路,也是从春晖中学开始的,朱光潜后来回忆道:“领我登堂入室的是丏尊和佩弦先生。”蔡元培、刘大白、叶圣陶、胡愈之、黄炎培、陈望道、黎锦晖、俞平伯、柳亚子、张大千、黄宾虹等一批名家来春晖考察讲学,其中许多人都是夏先生联系邀请,有的就住在“平屋”里。平屋是他刚到春晖中学以后就在学校附近盖的三间平房,他题屋名为“平屋”。也就是在春晖中学的“平屋”里,1923年,他把日文本《爱的教育》译为中文,在上海《东方杂志》连载,第二年由开明书店出单行本,是此书最早的中文版本。以后此书风行二十余年,再版三十多次。2002年7月25日,我第一次去春晖中学参观考察,在平屋靠后山的小书房,即《爱的教育》中文版诞生的屋子里,我徘徊许久舍不得离去。我想,在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夏先生最大的贡献,也许正是把这本书带到了中国。 1925年,夏先生离开工作了四年的春晖到上海发展。曾短期任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1927年起,夏先生进入开明书店,直至1946年逝世,在近20年时间里,先生一直担任开明的总编辑及编辑所长职务。1930年起兼任著名的《中学生》杂志主编。抗战时期,开明书店和《中学生》等刊物都毁于“八·一三”炮火,夏先生留守上海,教书谋生,但以极大热情参加了许多抗日救亡活动。 1946年春,正当抗战胜利之后,夏先生却因肺病离世。同年秋,移灵浙江上虞白马湖,葬骨灰于春晖中学内故居“平屋”后的山丘上。在半山腰的地方,一个呈长方形的坟墓,水泥盖子的四周有齐膝高的短墙围着。墓后石碑上写着“夏丏尊先生之墓”,是叶圣陶和马叙伦所立。看到先生之墓北枕清山,面向“平屋”,草木繁茂处幽雅宁静,我为我尊敬的现代语文教育之父的道德文章和功德圆满而深深地鞠躬致意。 我说夏先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者,这首先是他在语文教育理论和语文教材编写上的杰出贡献。先生的后20年,主要在开明书店任总编辑,他和开明书店的同仁一起编写了不少教科书,如《初中国文教本》、《开明国文讲义》、《国文百八课》。同时他和叶圣陶合著的《文心》和《文章讲话》都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奠基式的专著。19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