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病人的肢体康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卒中病人的肢体康复

内容: 偏瘫的恢复过程 偏瘫后各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卒中后共济障碍的训练 卒中后继发障碍的训练 卒中病人的肢体康复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张国华 偏瘫的恢复过程 中枢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区别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姿势反射: 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偏瘫的恢复过程 中枢性瘫痪的恢复过程 Brunnstrom将偏瘫恢复过程分为6个阶段: 1期:迟缓期 时间短,无随意运动。此阶段有3个特点:肌张力低;腱 反射减低或消失;无随意运动。3个特点必须同时具备。 2期:出现联合反应 肢体近端可有少许随意运动,可出现轻度痉挛。此阶段也有3个特点: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出现联合反应。3个特点出现1个即为第2阶段。 3期:共同运动 出现由部分随意运动发起的共同运动,上肢为屈肌共同运动,下肢为伸肌共同运动,此阶段痉挛可达高峰。 4期: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 近端大关节(肩、肘、髋、膝等)有较独立的屈伸运动,痉挛开始减轻。 5期:分离运动 出现独立于共同运动的活动,诸关节的独立运动更加充分,痉挛明显减轻。 6期:近于正常的协调与技巧运动。 偏瘫的恢复过程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的内容:(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2)体位变换;(3)关节的被动活动;(4)预防吸入性肺炎;(5)床上移动训练;(6)床上动作训练;(7)起坐训练;(8)坐位平衡训练;(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10)移动训练。 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脑卒中后,只要不影响抢救,马上就可行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体位变换(翻身)和适宜的肢体被动活动等,而主动训练则应在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精神症状不再进展后48小时开始。由于SAH近期再发的可能性很大,故对未手术的病人,应观察1个月左右再谨慎的开始康复训练为宜。 偏瘫的恢复过程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发病至开始训练的时间较长; 病灶较大; 以前发生过脑血管意外; 年龄较大; 严重持续性迟缓性偏瘫; 严重感觉障碍或失认症; 二便失禁; 完全性失语; 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痴呆; 抑郁症状明显; 既往有全身性的疾病,尤其是心脏病; 缺乏家庭支持。 偏瘫的恢复过程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发病至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较短; 病灶较小; 年轻; 轻瘫或单纯运动性偏瘫; 无感觉障碍或失认症; 反射迅速恢复; 随意运动有所恢复; 能控制小便; 无语言困难; 认知功能完好或损害甚小; 无抑郁症状; 无明显复发性疾病; 家庭支持。 偏瘫后各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Brunnstrom1-2期的康复训练 正确的床上卧位: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 正确的床上体位变换:翻身、起坐、床上移动。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上、下肢关节 上、下肢主动运动: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 异常姿态:上肢异常姿态、站立位异常姿态、 坐位异常姿态。 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床上卧位:仰卧位 方法:头部枕于枕头上,躯干平展,在患侧臀部至大腿下外侧垫放一个长枕,防止患侧髋关节外旋。患侧肩胛下放一枕头,使肩上抬,并使肘部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开手中不握东西。患侧下肢伸展,可在膝下放一枕头,形成膝关节屈曲,足底不接触物品,可用床架支撑被褥(见下图)。 正确的床上卧位:健侧卧位 方法:健侧肢体处于下方的卧位。头枕于枕头上,躯干正面与床面保持直角。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肩关节屈曲约100°,上肢尽可能伸直,手指伸展开。患侧下肢用枕头垫起,保持屈髋、屈膝位,足部垫在枕头上,不能悬于枕头边缘。健侧肢体在床上取舒适的姿势,可轻度伸髋屈膝。健侧卧位有利于患侧的血液循环,可减轻患侧肢体的痉挛,预防患肢浮肿(见下图)。 正确的床上卧位:患侧卧位 方法:患侧肢体处于下方,这样有助于刺激、牵拉患侧,减轻痉挛。患侧头稍前屈,躯干后倾,用枕头稳固支撑后背,换侧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腕背伸,手心向上,手指伸开。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微屈膝。注意:一定要保持患侧肩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